幸福教育的三个维度
——江苏建邺实施三大工程创设幸福校园
幸福了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以此为书名,叩问自己,叩问世界。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同样以此叩问教育:教育幸福的源泉在哪里?如何让每位教师享受幸福、播种幸福?如何让校园成为幸福校园?近年来,该区着力实施教师幸福工程、学生快乐成长工程、教育惠民工程,让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群众满意。实践幸福教育的建邺教育人用这三个维度构建起一片新天地。
教师的职业幸福在哪里?建邺区给出的答案是:让教师成功在岗位,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有了源头活水。该区着力实施岗位成才计划,创设各类平台,让每位教师成长在学校、成才在讲台、成功在岗位。
今年3月27日,建邺区致远外国语小学的季锋老师在全国第四届“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获得特等奖;4月15日,新河中学的沈恬老师在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上获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4月20日,李茜潍老师在江苏省“杏坛杯”中小学教师赛课中获一等奖。一连串成绩的背后是建邺区着力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幸福工程。
以往,每年的教师职评、年度评优、教学绩效考核,荣誉的光环只能留给少数人。为破解难题,建邺区教育局全面实施教师岗位成才计划,打破职称和年龄限制,建立起“合格教师、种子教师、能手教师、领衔教师和卓越教师”五个等级的教师专业成长等级认定制度,为每位教师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规划,并为其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双导师”。
建邺区教育局局长易善平说:“教师幸福是教师乐于从教、终身从教的动力之源,也是学生快乐、群众满意的前提和基础。”
激励是最好的成长动力。在建邺区虹苑中学,老教师李明顺总是告诫新来的年轻教师,每个孩子成长有快慢,但作为教师,要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成才,要为每个孩子创设适合其个性的教育,让孩子每天都有进步、每个学期都有发展。
建邺区致远外国语小学的学生吕政璇、袁驿、庄思琪、马锦怡、陈英奇,都是拥有专利小发明和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研究员头衔的“小明星”。该校着力开发“小小发明家”系列校本课程,从每周的“金点子”大赛,到科技小发明、小设计、小论文,再到机器人组装、电脑绘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每个孩子可根据爱好自愿参加。
小院士袁驿说:“是老师带领我们走进创造发明殿堂的,学校每周都有‘金点子’创意大赛,我都会参加。小发明让我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智慧和乐趣。”如今,该校小学生每年申请获批的发明专利在20件以上,小发明数百件,获得小院士、研究员称号的学生有20多人。
建邺区是首批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区,课改与教改渐入佳境,素质教育成为全国“样板”。
在建邺实验小学,学校每学期都组织“种下记忆、拥抱童年”系列主题活动,如“呱呱叫”童话英语节、“童眼看世界”读书节、“我的童话”艺术节等,无一不为孩子记录下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诗意童年。
该区中小学的教学日程表里,不仅有学科课程,还有一系列的文化节活动课程。读书节、艺术节、运动节,以及丰富多彩的主题晚会、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提供了平台。
如今,幸福教育在建邺开花结果。岗位成才,让每位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幸福校园建设、素质教育探索、特色化发展,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殿堂。实践幸福教育的建邺教育人用这三个维度撑起一片新天地。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