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满足城乡居民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东海县努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出台《东海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以中小学教育集团、幼教集团为抓手,注重资源共享,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四个一体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规划一体化。 该县把“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建设的主题,把“城乡教育均衡化”作为发展战略,坚持把发展规划一体化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依据,科学制定中小学布局规划。出台《关于印发加快学校布局调整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高中教育向县城集中、初中教育向乡镇集中、小学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幼儿教育向行政村集中”思路,大力实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工程和城区学校联动工程,放大优质资源效应,撤并所有乡镇联中及部分办学条件较差的完小和教学点,提高了学校办学效益。
办学条件一体化。 该县始终把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县财政保障范围,将教育投入纳入县级财政统一管理,做到城乡学校一个标准、一样水平。2011年以来,县乡两级政府投入7.4484亿元,用于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其中,投入1.4942亿元,按现代化标准装备全县中小学校的图书室、实验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运动场等,配齐全县幼儿园配套设施;投入1.3亿元,用于省合格幼儿园建设、省优质幼儿园创建及办园点改造;投入9026万元,用于全县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投入3.6732亿元,用于中小学校舍改造、校园绿化等基础建设;投入784万元,用于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全县中小学硬件建设显著加强,教育装备达到省教育技术装备二类标准,全县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达9.5:1、师机比达1:1,所有学校实现光纤连通,校园网络健全,有效满足了各项教育教学要求,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校园环境不断优化。
教师配置一体化。 该县坚持把教师配置一体化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关键,并通过教师的统筹配置、交流互动,促进县城优秀教师输出到乡镇学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农村教育的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建立优质师资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城乡校长轮岗和教师交流制度,优先交流骨干教师,促进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坚持农村学校“师资补充倾斜”与教师“培训优先”。不断创新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创新人事管理办法,每年招聘新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教学岗位。优先推荐农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做好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广泛开展县内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全县各类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送教下乡”、“顶岗培训”、“挂职锻炼”、“外出研修”等形式,加大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推进城乡、校际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管理机制一体化。该县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管理新机制,使教育事业更具生机与活力。坚持把管理机制城乡一体化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手段,以监测体系为杠杆和手段,以督导评估为导向和保障,狠抓规范管理,力求向“实”和“真”要效益。缩小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质量差异,“城乡一体”的管理机制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机制,全面开展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了素质教育监测公布制度,定期公布学校教育质量情况以及学生发展水平、课业负担状况等反映素质教育的基本指标;制订了各学段质量标准和评估办法,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学生科学的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通过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组合各种教育元素,协调各种教育关系,形成精细化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东海县教育局)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