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东海县四重点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作者:刘加宽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东海县以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全面质量观、全程质量观、全员质量观” 理念为指导,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坚持减负与增效并重、当下与长远并重,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家校联动减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开办多种艺术社团,开设科技兴趣小组,开放校园活动处室,开展创新作品展评活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书香校园”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多元发展;开展“晶城好学生”评比活动,激励学生提素质勇争先;推进“热水热饭”工程,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开展“爱心助成才”帮扶活动,让每位学生获得关爱、快乐成长。

二是以提升教师素质为重点,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师德建设常抓不懈。组织市县师德标兵和先进个人,由学校自主点名组建宣讲团,分片举办师德标兵巡回报告会,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奉献教育事业。扎实开展师德考核,引入社会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组进驻学校长期检查指导师德建设。名师评选、评优评先坚持师德为先,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对师德考核“基本合格”和“不合格”教师进行通报并诫勉谈话。名师培养逐层推进。启动“晶都名师培养工程”,遴选出省、市、县名师培养对象1230名,通过名家指导、项目资助、课题研究、国内外研修、名师发展共同体等方式,进行相应层级的名师培养。开展“教师专业素养大赛”,加快名师成长步代。科研兴教力度加大。坚持“教书先读书、立业先立说”理念,创设“教师书屋”、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演讲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引导教师阅读经典,增强学习和发展能力。加强校本研训和网络教研,围绕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益提升,开展草根式课题研究,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实现“以研促教、轻负优质”的目标。围绕特色打造、课程建设、学生个性化发展等重点课题,加强专题研究;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质量研析等教研活动。成功申报省、市“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246个。加强教科研成果的提炼总结和学习交流,出版《东海教育文集》四部。

三是以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深入开展“校园环境优化年”主题行动,通过召开精细化管理现场推进会、规范管理达标校回头看、“十佳校园”评选、鼓号队竞赛、学生干部竞选观摩、举办各类培训班等方式,促进学校管理精致化。对中小学、幼儿园实施推进素质教育、规范管理督查,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实施学校目标共保协议制、学校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学校经济管理民主理财制,深入推进民主管理,力促省市“模范职工之家”建设。充分发挥“规范办学行为监督箱”和“规范办学行为监督卡”的监督作用,加大规范收费管理力度。推行“财务动态监控分析法”,按月跟踪监督,进一步规范收支行为。启动村级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开展特色活动训练月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开发特色项目:和平路小学的足球,牛山小学的篮球,牛山镇中心小学的跆拳道等体育特色鲜明;县幼园和县实验小学的版画,海陵路小学的腰鼓,驼峰中学的王宗省陶艺等艺术特色鲜明;桃林中心小学和石梁河中心小学的无线电测向,横沟中心小学的科技教育,李埝中心小学的青少年电子制作,县实验中学的科普教育等科技特色鲜明。

四是以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人口分布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科学划分施教区。新建县实验中学北校区,启动城北新区小学及幼儿园建设,新建县实验中学、培仁学校、和平路小学、海陵路小学等学校教学楼、综合楼,完成城区各中小学挖潜扩容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有效解决城区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建成56个塑胶运动场,更新城乡中小学课桌凳。全县所有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均达省二类标准。全面实施“金教工程”,“班班通工程”建成县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校校建有门户网站,光纤连通实现全覆盖。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进度,实行城乡学校结对共建,促进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东海县教育局)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