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祥忠)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统筹规划、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业务过硬、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该区实施“师德建设”行动。 完善师德建设方式,健全师德评价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通过建立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考核情况作为教师绩效考核、骨干评审、职务评聘、评优奖励、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全面开展“三评”“师德公开承诺”“志愿导学”等师德建设系列活动,推进“走进经典”书香校园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此外,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加强对教师形象的正面宣传和社会舆论引导。不断加大违纪惩处力度,严格查处有偿家教等违纪行为,维护教师良好社会形象。
该区实施“专业培训”行动。 成立了区级教师发展中心,整合教研、教科研、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力量,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运作规范的专兼职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同时,开发适合教师需求的培训课程。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重点,整合区、学校力量,开发多层次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为教师提供高质量、个性化、菜单式培训项目;此外,依托教职工信息系统建立教师培训管理档案,逐步实现教师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制度化,将教师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年度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完善教师培训的质量监督。
该区实施“人才培养”行动。 不断加强拔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健全了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省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人才培育机制,实现各类拔尖人才数量递增、质量提升。目前,全区共有在职特级教师5名,其中语文学科4名,体育学科1名。力争到2015年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占比达3.0‰,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达到20%以上。同时,采取课堂展示、荣誉激励、科研引领等方式,充分利用区域集体备课、专题式研讨、基本功竞赛、学科教学技能展示、优质课评比等多种途径,搭建名师成长平台,加快优秀教师培养步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此外,加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管理,定期组织成果展示,充分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支持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