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无锡新一批教师前往延安支教

作者:华笑晔 发布时间:2015-10-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华笑晔)8月28日下午,无锡市新一批支教教师启程赴延安支教。本次赴延安支教教师共有6名,他们分别是江阴市长泾中学王毅杰、宜兴市汇文中学闵健、江苏省怀仁中学卢宁、无锡市堰桥中学夏奔、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秦梅芳、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武兴亮,其中英语、语文、数学老师各两名。

对于即将开展的支教工作,几位老师都做足了功课,从前几批支教老师那里了解了延安一中的教学环境、教学现状等方面的情况,还上网熟悉了当地使用的教材并进行了备课。“希望能给当地的学生和老师带去新知识、新体验、新的教学理念。”王毅杰对自己信心满满。被问及积极参与支教工作的初衷,老师们不尽相同。性格腼腆的卢宁希望在支教过程中认识更多的朋友;参加工作第二年的武兴亮希望通过这次工作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闵健希望一年的支教工作能让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都有提升。

秦梅芳是2012年支教队伍中的一员,也是本次支教队伍中唯一一位第二次参与支教工作的。之前一次支教工作中教授的学生、共事的老师是秦梅芳心中一直以来的牵挂。“去年5月份开始我就一直打申请,希望能留在那里。”由于身体的原因,申请一直没被批准。得知自己被列入第十一批支教老师的名单,不止秦梅芳自己,延安一中的学生和老师都非常高兴。“他们都打电话来确认是不是真的。”除了第二次参与支教工作的喜悦,秦梅芳坦言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重了,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重新诠释无锡支教老师的风采,除此之外,她还打算以自己创立的爱心团队为载体,创设‘悦基金’,以设立‘悦读奖’和‘悦助学基金’的方式,来鼓励孩子们读书,并帮助上学困难的孩子。

离别在即,家人们心里都有浓浓的不舍,但表现地更多的是支持和期望。“有机会去体验新的教学环境挺好的,作为家人肯定支持。”原本一直由丈夫接送上班的卢宁爱人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练车,准备自己开车上下班。“希望爸爸好好教学生,多交些朋友。”卢宁即将上大学的女儿希望爸爸的支教生活能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6个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也会收获特殊的亲情。”正如秦梅芳说的,有了家人和队员的相互支持,在未来一年的支教工作中,无锡支教团队定能收获更多的肯定和更好的成绩。

据了解,早在1997年我市就与延安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对口支援关系。十五年来,我市先后选派92名骨干教师到延安13个县(区)40多所学校支教,并且义务接纳128名延安家庭困难的初中毕业生到锡重点高中就读,设立资助延安贫困儿童基金,先后资助了2700多名延安地区贫困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无锡支教教师为延安市各县区作“两改”示范课860节,作有关教育理论教学改革报告299场(次)举办大型教科研活动20多次,受训教师达55000多人次。2002年起,根据延安教育的建议无锡重点支援建设延安一中,无锡潘祥根校长带队开展支教工作,2005年起,每年根据延安一中教学需求选派6名教师赴延安一中开展支教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两地还积极开展学校对口交流工作,无锡市第三高中与延安市一中、无锡市江南中学与延安市枣园中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013年5月20日两地又签署了2013—2018教育合作交流协议,并确定无锡市一中等五所高中与陕西延安中学确定为对口合作学校。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