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田鲜蜜)扬州新学年开学以来,扬州仪征市“三个到位”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足额安排教育经费到位。 全面落实各类助学政策,每学年分别以幼儿园1000元/人、小学1000元/人、初中1250元/人和高中1500元/人的标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金。“十二五”以来,全市学校共发放生活补助金1400余万元,惠及学生23000多人次。设立流动人员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镇居民子女享受“三同”待遇。上述人员子女均100%入学。按照普通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6至8倍的标准,安排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近年来,全市“三残”少儿入学率都在97%以上。
二是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到位。 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聘请南师大教科院专家合作开展“骨干教师研究力提升工程”,选拔64人分四个层次进行培养;实施“省市特级教师委托培养工程”,委托资深权威专家对遴选出的18名培养对象,开展为期三年的重点培养;成立名师工作室,为集聚优秀青年教师和加速骨干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环境。截至目前,该市已有省特级教师6人、扬州市特级教师8人、扬州市级骨干教师432人、仪征市级骨干教师402人。
三是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到位。 该市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小学段教师交流的工作方案》,规定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的教师,须在规定区域内进行交流;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满6年的学校中层正职、校级干部,由该市教育局指定分批交流。今年暑假,在城区和仪化片共9所小学实施教师交流达50人,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仪征市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