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华德阳 蒋刚)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构建和谐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沛县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水平基本达到均衡化。
一是建立并有效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推行城区学校送教下乡、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培养、结对拜师、上门帮教、名师名校长指导等政策,保证全县每所学校都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达到了资源合作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城乡教育共同体”正逐步建立。大力推行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轮岗制度。
二是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加强教师培训。 师资队伍建设所需经费,按照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1.5%、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的标准,全部足额落实到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针对校干、教师、班主任的不同需求,采取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专家点评与挂岗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学历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分层次进行全员培训。近三年来该县共培训教师3万余人次。
三是建立健全全县师资队伍补充机制。 加大招聘补充新任教师的工作力度。近三年来,在招聘的质量上,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重点师范院校以及985、211大学的高端优秀学生及研究生来沛任教,将优秀人才吸纳到该县教师队伍中,以大力提高招聘的质量,打造科学化、高素质的教师梯队,保证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2013年招聘教师125人,2014年招聘教师132人,2015年将招聘教师158人。
四是在县域范围内,统一安排教师资源。 对农村中小学校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统筹安排,采取就近支教和巡回教学办法,解决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学问题。同进,加大农村短缺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对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下一步,该县教育局将制定相应的政策,把初中部分富余教师分流到小学任教,解决小学教师编制不足的压力。继续完善顶岗培养及支教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城区、镇区教师资源优势,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支持和帮扶力度,不断向内挖掘师资潜力,鼓励城区学校、镇区初中、镇中心小学教师与农村小学交流,有计划地选派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教师到城区顶岗培养,促进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沛县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