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祥忠)近日,镇江市京口区的市实验小学、区实验小学、恒顺实验小学、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等四所学校党支部的党建服务品牌“‘三关爱’,成就每一个梦想”“构建‘246’新机制”“‘三有’志愿服务”“阳光师德储蓄卡”被评为“京口区基层党建服务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使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2014年以来,镇江市京口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结合区委“三走进三服务三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党员进社区活动为契机,全力打造基层学校党建工作品牌,提升服务民生软实力。
镇江市实验小学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以“三关爱”,即“关爱教师,修炼师德;关爱学生,幸福成长;关爱社会,乐于奉献”为实施内容,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素质,使党性得到进一步锤炼,“我们是党员,我们就是志愿者”已经在广大党员教师中形成了共识,并且通过活动开展,向社会展示了党员的先进性,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种以“亮党员身份、树党员形象、尽党员义务、展教师风采”为主题的“三关爱,成就每一个梦想”的教育志愿服务行动,已经成为市实小引导和凝聚党员教师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一面鲜艳旗帜。
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党支部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党建工作模式,探索形成“246”党建工作新机制,主要内容为:健全“两套管理体系”、推行“四步工作法”、发挥“六个方面作用”。通过品牌创建活动,广大党员立足校园,努力争当群众表率和楷模,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工作有实效,且自觉带动广大群众共同为学校发展出力;同时,广大党员成为了学校与社区联系的纽带,积极为社区居民、社区建设奉献。
镇江市恒顺实验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学区内务工子女较多,占学校学生人数的35.5%。由于父母长期外出,这些儿童缺乏家长的必要管束和家庭温暖,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常有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得现象发生。为此,该校党支部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全面启动了“三有”行动,即成立“有志”宣讲团,强化留守儿童教育;成立“有愿”义教服务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开展“有我”义助行动,实施关爱救助活动。在“三有”行动中,学校的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浓浓爱意,其行为习惯、学业成绩、自信指数等诸方面均有显著进步。这项举措,全体师生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与升华,他们大手拉小手,老手拉新手,左手拉右手,拉出了一个爱的同心圆,谱写了和谐文明时代新曲。
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党支部自2006年起积极推行“阳光师德储蓄卡”活动。近年来,党支部在原基础上推陈出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党员教师做到“一看二讲三拍四评价”,努力将其打造成党建服务品牌。
其具体内容为:组织教师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雨中的树》等影视片,鼓励广大教职员工发现身边的感人事迹,记录在“阳光师德储蓄卡”中,积攒下师德的宝贵财富;聆听“2013最美江苏教育人”获奖者事迹报告、邀请大学党委副书记讲述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带一路”构想,举办以“寻找身边的张丽莉”“静心做叶的事业”“身边最美教师”为主题阳光教师演讲会,让感人的“师德”故事、美好的教育瞬间,感染更多的人;举办“播洒阳光,幸福园丁”校园采风摄影展,拍摄日常工作中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瞬间,举行“镜头中的师爱”教师拍摄活动,展示广大教师的精神风貌;开展以“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社会评教育”为内容的“三评”活动,广泛听取“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支部还不断创新教师师德评价形式,采用不记名网络开放式评价,使评价的结果更真实更有效。
(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