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丹阳生源地助学贷款做到100%本息回收

作者:周竹生 发布时间:2015-10-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周竹生)前不久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三局、江苏省分行和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导来到丹阳市教育局调研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当他们听到丹阳市贷款本息实现百分之百偿还,没有出现一笔本息还款违约现象时,赞叹之余对丹阳市的做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对经济有困难的在校学生的一种资助性贷款,由政府贴息,贷款最长年限为14年。面对贷款时间跨度长,学生流动性较大,联系方式多有变化等实际问题,丹阳市生源地助学贷款资助中心抓住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建立有效信息渠道,提供热情周到服务,避免了还款违约现象的发生。

贷前政策宣传到位。 每年上半年4、5月份,丹阳市生源地助学贷款资助中心组织高中学校助学贷款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他们对全体高三学生及其家长宣传助学贷款的政策和相关办理程序,了解助学贷款政策。此外,丹阳市还通过当地电视台、日报、教育信息网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在暑假贷款办理过程中,除了发放省资助中心统一印制的宣传手册外,丹阳市还特别将贷款、还款的重点注意事项印发给学生和家长,指导他们如何用好贷款,如何归还贷款。

贷中服务指导到位。 服务热情周到,关心温暖人心。为每一位来办理贷款的学生或家长提供了专门的休息室,内有空调、茶水、报纸、网络等,并对学生进行支付宝使用等具体操作的辅导。详细登记学生信息,尽可能多的建立联系通道。学生信息登记表上除了填写学生和共同借款人的信息,还要求他们尽可能多的填写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在催收还款时,万一联系不上学生或其共同借款人,还可以通过他们填写的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与他们取得联系。在办理贷款的同时,还向同学和家长积极宣传诚意知识,对他们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告诉他们如果不诚信,系统将会把违约信息自动上传到国家诚信系统,会给他们以后创业、房贷、车贷带来诸多的危害,促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诚实守信,按时归还本息的意识。

贷后跟踪催还到位。 生源地助学贷款,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如果说把放出去是一份工作,那么收回来就要十分的努力。于是在贷款办理后,丹阳市生源地助学贷款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会经常利用QQ、飞信和微信等现代聊天工具与贷款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解答学生对贷款政策的疑问。每当学生需要归还本息时,中心除了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或写书信等联系方式外,利用资助QQ群、手机飞信、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提醒相关学生还款事项。在催款的最后期限,如果还是难以联系到相关学生,中心还会充分利用辖区内各中小学资助领导小组的作用,把需要还的款学生的信息发给各乡镇中小学学生资助管理负责人,请他们帮助上村上门寻找他们的踪迹,让他们与我们市资助中心取得联系。通过几上多种渠道,基本都能联系到学生或家长,但有的学生毕业后当兵去了,或者出国留学去了,他们无法办理网上银行或支付宝操作,有的家长也不会操作电脑,更不会使用支付宝。这时,丹阳市教育局资助中心面对特殊情况提供特别服务,让学生家长把钱打到中心工作人员的银行卡中,再通过工作人员的支付宝,帮助学生及时还款。

丹阳市自2007年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以来,热情做好服务工作,累计办理贷款1893笔,发放贷款1090万元。目前已经结清1332笔,回收本金582万元,利息39万元,到期本息回收率为百分之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连续四年获得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受到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表彰。

(丹阳市教育局)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