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润福)镇江丹徒区为江南千年古邑,古称“宜”。近年来,该区结合地域实际,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坚定不移地践行“宜人教育”理念,全面推进“宜人课堂”的建设。
“宜人教育”是尊重人、适合人、发展人、成就人的教育,是扎根丹徒大地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人的优化”,主张教师与学生都成为教育的主体,是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该区从2014年起,将用三年时间大张旗鼓地开展“宜人课堂年”实践活动,并确保取得实效。研制《丹徒区宜人课堂评价标准》,用标准引领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师研究宜人课堂的能力。
区教育局及时制定宜人课堂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多措并举开展“宜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召开全区中小学宜人课堂建设推进会,着重对新课堂评价标准中的“教、学、评”三方面内容进行解读与研讨;开展“宜人课堂达标定级”活动,在全员达标的基础上,评出15%—20%的优秀课堂,记入教师成长考核档案;开展“宜人课堂我先行”活动,通过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队伍率先垂范,对课堂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讨与突破;开展宜人课堂片区观摩与研讨,采用“先教后说”、“大众评课”的方式,实现片区内各校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近期,在丹徒实验学校、宝堰实验小学、辛丰中心小学组织3场“宜人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广泛深入地探讨“宜人课堂”的实施途径,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此外,该区还以“丹徒好课堂”活动为抓手,积极推动高效课堂建设,本次活动涉及41门学科,共有340位选手参加评选,73人获一等奖,95人获二等奖;在“镇江好课堂”教学评比中,14人获一等奖,40人获二等奖;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载体,全面展示“丹徒宜人好课堂”的教学成果,目前已在市教育信息网平台“晒课”,正积极开展校和区两级“优课”评选。
目前,全区上下全面更新办学思想与教育理念,达成“宜人教育”共识,并不断丰富“宜人教育”内涵。积极开展“宜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营造更加宜人的丹徒教育新环境,着力在实施“宜人管理”、建立“宜人校园文化”、构建“宜人课程”、推进“宜人课堂”等方面探索新方法、拓展新途径、获取新经验,致力于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的家园,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获得自信,让每一位教师获得自由、快乐、成功、喜悦,让全社会和每个家庭得到满足,不断打造丹徒教育的新品牌,使其在丹徒城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镇江市丹徒区教育局)
课堂展示
分组讨论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