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无锡市3职校社团经验全国分享(图)

作者:杨洁丹 发布时间:2016-03-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社团展风采 青春梦飞扬——

  无锡市3职校社团经验全国分享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洁丹)近日,团中央学校部组织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社团100例》一书正式出版并面向全国发行。无锡市3所中专的3家社团入编该书,他们是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的惠乐义工、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的九狮社团以及无锡技师学院的火箭社团。采访发现,如今中职校园里,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锻炼勇气、发挥才气、聚集人气的重要集结地,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开展社团工作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社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技艺双馨之梦的舞台,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出彩的舞台。  

  ■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实现自主发展

  惠乐义工是一个学生发起,校团委教师组织、指导的学生公益社团,成立于2009年。社团充分体现自主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各项活动从前期策划,活动组织开展,到活动总结交流,都以社团成员为主体,独立完成。学生们想把它打造成一个师生乐于参加、成员乐于奉献、社会乐于接受的品牌公益组织。

  团委书记郭斌斌称,能够入编《中职学校优秀学生社团100例》,首先归功于社团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为社区、慈善机构等部门提供相关的志愿服务。社团成员主要来自财会、旅游、烹饪等专业。他们每年会不定时地进入社区开展烹饪类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磨刀、赠送小点心,现场指导健康烘焙技术等。其次,社团积极与社会各公益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周末,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开阔眼界,提高公益素养。此外,学校联合惠山区特殊教育学校、惠山区玉祁街道、惠山区钱桥街道等单位,建立多个志愿服务基地。社团也借此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郭斌斌介绍,社团自2014年起,逐步向品牌化发展,社团分成两大活动项目组:惠心慧植环保工坊、惠心慧艺爱心工坊。其中,惠心慧植环保工坊作为项目参加2014无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比赛,获市级二等奖。

  学生张心怡说:“一次次公益活动的策划、联系和参与,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收获很大,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合作能力,也使我体会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社团里有许多优秀同学,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感觉日子过得非常充实,对将来也更有信心了。在这里,我们的人生同样精彩。”

  ■推陈出新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江阴市利港镇沿江一带流传的九狮舞久负盛名,为了这一传统艺术在学生中得以传承与发展,江阴中专于2004年成立了九狮社团,培养了一批舞狮的爱好者。如今,该社团成员有八十余名。学校团委书记张璞介绍,九狮是江阴的传统艺术项目,充分显示了江阴人的品格,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九狮社团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培养我们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还能以文化育德,可以说是一个以‘彰显地域特色,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振兴中华精粹’为宗旨的文化艺术类社团。”

  然而,社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张璞称,传统的九狮表演形式比较呆板,不容易被学生接受。为了让更多学生喜爱上这一传统艺术文化,社团突破传统九狮表演套路,结合学生特点,创建了富有青少年特色的九狮表演,“我们将现代歌舞、现代鼓乐与九狮表演相结合,结果这一新形式颇受学生欢迎。”学生张涛说,“原来传统的九狮也是可以演绎得比较时尚与个性的,每一次社团表演,不仅展示了我们自己,更向大家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社团还锻炼了我的身体和意志。”

  随着九狮社团的不断壮大,九狮已成为学校的一门选修课。学校特聘请市文化馆舞狮方面的专家进行舞狮动作的指导和节目编排。在老师的指导下,社员们通过不断自修、观摩、表演来提高社团的专业水平。社团前后参加了许多大型活动。张璞说:“参与演出活动不仅让我校的九狮社团赢得了知名度,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大家也在大型活动中开阔了眼界。”

  ■创新意识是社团发展之魂

  无锡技师学院的模拟火箭社团创建于2004年,团委书记蔡建新介绍称,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科创类社团建设发展的范本。

  社团每周开展活动2次,活动主要以制作、试发射模型火箭为主。师生们根据每次的发射情况,进行讨论、研究、改进和创新。模拟火箭的外壳制作主要以废旧材料为主,在制作材料方面,成员们始终遵守废物利用的原则,不断寻找着生活中更加适合制作模拟火箭的废弃材料。为了提高模拟火箭的成功发射率,社团指导教师孙务平还定期组织学生学习与模型火箭相关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社团成员主要为学校机电工程系模具专业的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将技能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意识。

  团委书记蔡建新称,学生社团是团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为了社团蓬勃发展,学校为社团提供稳定的阵地建设。“现在模拟火箭社团有基础部分制作室一间,专业部分制作室一间。”此外,蔡建新也意识到,社团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模拟火箭社团坚持创新,不断制作更具特色的模拟火箭,改变了以往模型火箭只用于科技比赛的单一形式,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制造,全部运用PLC程序控制发射,满足了单一发射、组队发射、间隔发射等各种要求,研制出单级、二级等火箭模型。”

(无锡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