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彩虹绽放于“南通市青年教师研训暨男幼师联盟活动”

作者:朱 萍 发布时间:2016-05-0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朱萍)近日,南通市港闸区迎来了 “南通市幼儿园青年教师研训暨男幼师联盟活动”。此次活动由南通市教科研中心主办,港闸区教育局和港闸区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联合承办。南通市男幼师联盟所有成员、各县(市、区)青年女幼师代表等1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南通港闸区教育局副局长赵永明的致辞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作为承办此次活动单位主要领导,赵局长真诚表达了对与会代表的欢迎,充分表达了对本次活动重要意义(价值)的认识:对于巩固港闸区“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成果,促进港闸区保教工作内涵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是组织者(筹划者)精心组织的,必将有利于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提高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不断增强幼儿教师的使命感的责任感。

  与会代表观摩了港闸区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朱家辉、顾欣、陶雨集3位男幼师及天生港学校幼儿园徐育林、曙光小学幼儿园陈荣芬2位港闸区名师培养老师分别呈现的小班综合活动《小鼹鼠找食物》、中班健康活动《盒子翻翻乐》、大班健康活动《好玩的轮胎》、大班科学活动《小熊是什么做的?》、大班歌唱活动《鸡与蛋》。5位执教老师本着“赢在综合素质”的追求,将课堂“独特思路,个人优良素养良、良好师幼互动、有趣游戏情境创设”有效展示,尤其是男幼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彩虹,他们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体现出的独到的激情和阳光,感动了所有在场者。

  作为本次活动牵头、组织和指导者的南通市教科研中心的陈爱萍老师等各位专家均为各节教学活动进行了点评。陈爱萍老师点评了陈荣芬老师执教的大班歌唱活动《鸡与蛋》,她肯定了本活动设计巧妙、生动有趣— 坚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瓶贴蛋”等操作体验,给予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丰富幼儿对艺术的欣赏、感受和创造。陈老师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教师语言更精练生动,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港闸区幼教办朱萍主任点评了顾欣老师执教的中班健康活动《盒子翻翻乐》。朱主任的点评观点前瞻、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她从“内容生成,以生为本”“游戏精神,自然融合”“主题整合,映衬课改”“追随儿童,有效操作”等方面充分肯定了顾老师课堂的可取之处;同时,提出“观察儿童,因人施教”“问题出现,灵活调整”等改进建议。朱主任强调:课堂真正的亮丽炫彩 “赢在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真正的核心素养应定位于“懂孩子”。

  本次活动还特邀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港闸名师培养对象金海滨老师为大家作题为《谈体育活动的科学内涵》学术讲座,金老师与大家共同分享了专业地道体育精神之餐,他例举生动的案例,采取有趣互动的方式,吸引大家听讲,使大家眼界开阔、豁然开朗:幼儿园健康活动的游戏化需要体育精神和体育专业知识的支撑,这样才能弥补幼儿教师 “健康等领域专业知识普遍缺乏”的缺憾!金老师的讲座拓宽了大家对健康活动形式和内容选择的思路。

  天生港学校幼儿园教师的沙龙《回归儿童游戏的本真》紧扣“课程游戏化”精神,分三组分别展示各自游戏实例并进行深层次的互动辨析,整个沙龙将“创意绘本、玩教具、案例(图片)”等穿插其中,展现了团队良好的教科研素质。为提高沙龙展示共享的效果,沙龙中的各组还及时将所思所想以“简图”方式描画在展板上。主持人徐育林老师就当下热点研究话题“建构区是纯粹的建构吗?”引导现场观摩者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并特邀唐闸小学附属幼儿园陶云路老师同盟加入展示了《抠图:“动态绘本”让课程游戏化更生动》。

  最后,大家身临港闸区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资源地带— 南通最早最大的工人公园、“1895” 保护工程、中国最著名的菊花品种基地,国内首个以菊花为主题的个性化城市综合体公园,共同参与《奔跑吧,老师们!》快乐的游戏之中 。大家边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边奔跑着寻找各自的“名字贴牌”,在寻找各自“姓名牌”的过程中互相认识、交流分享,展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引进了当下颇为新颖的“互动式学习技术”,采用“微信直播(转播)”方式第一时间传播优秀教育资源(只需提前扫描微信二维码,即时点击,就能在线全程同步观摩活动)。此形式突破了时空限制,受到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广泛赞誉,直播时点击人次近6000人。“微信直播(转播)”的方式体现出“现代高效基因必将孕育出新的幼教生产力”,衍射南通幼教各类新“联盟”繁花似景的春天!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最重要的阶段。本次活动主要围绕“提升幼师队伍素养”主题,生动、高效、现代,似一道靓丽的彩虹,必将南通促进幼教领域构建“多元研训联盟”,推动南通幼教事业的科学、有序地发展。

(南通市港闸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