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收到学校老师的短信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罗鹏 郭蓓)这两天,在南京某高校幼儿园上大班的朵朵妈妈吴小姐略显烦躁。明天就是教师节了,加上这也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教师节,送给老师点什么表达下感谢呢?孩子平时在园比较乖巧,又能主动帮助老师同学,很少添麻烦。“其实送不送确实无所谓,我们也不担心影响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就是表达个心意”吴小姐告诉记者,昨天幼儿园发来一则短信表示“请不要给老师送礼,包括一枝花……祝福的话语和信任的目光对老师来说,都是一种肯定”对于园方倡导的绿色教师节,吴小姐拍手赞成。
随着每年一度教师节的临近,“送不送礼”成为环绕在每一位家长心头的烦心事。送吧,怎么送、送哪些,既要有效果还不能太过;不送吧,就怕自己孩子得不到老师的“特别照顾”。虽然,今年教师节前,不少家长都收到学校发来的一则信息,请求家长不要送甚至“一枝花”的小礼物,但不少家长还是心里犯嘀咕,决定继续送上礼物。
校园发送短信倡导“绿色教师节”
对于今年孩子才上小班的南京市民杨女士来说,送礼不送礼也成了烦心事。“送吧觉得刚入园和老师不太熟,有点唐突了。不送吧,又不知道班级是什么大状态”记者了解到,杨小姐宝宝自理能力较差,再加上调皮好动,让保育老师费了不少心。本还在纠结送点什么小礼物给老师,幼儿园的一则短信让不安的她“如释重负”。
“今天,我们向全体家长发出“绿色教师节”倡议:请不要给老师送礼。因为您祝福的话语、信任的目光、理解的态度、发自内心的认同......”类似这样倡导绿色教师节的短信,南京奥体某小学二年级的顾同学也收到了。采访中他的妈妈告诉记者,每年教师节都成了“纠结狂”送不送,送什么,何时送,怎么送,一大堆问号。今年的一个短信,仿佛给家长吃了颗“定心丸”。
“我们家也是,虽然学校没有特地发信息给我们,但在家长微信群里,老师特意@了所有人,告诉我们不要送礼物。”新城小学一年级学生小谢的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在看到微信里的信息后,虽然心里还有点犯嘀咕,但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不瞒你说,其实我们家早就把给老师的礼物准备好了,既然学校有要求,那就不送了,我相信老师们还是会一视同仁的。”
还是有家长表达小心意,“感谢老师教师节最合适”
即便也收到了倡导“绿色”的短信,陈培元家长还是给老师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礼物不算贵重,也是我们和孩子精心挑选的,我觉得表达个感谢的心意不为过”采访中记者得知,因为孩子顽皮,在幼儿园没少麻烦老师,一会儿打闹一会儿扰乱课堂秩序,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孩子。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教师节送个小礼物表示感谢,是最合适不过的时间。
“我们孩子比较胆小,和小伙伴们交流起来也不是积极主动,我们尝尝找老师沟通,希望她课堂上多提供答题机会,也让孩子蒙更活泼些”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私下里和老师关系处理的也不错,今天给老师准备了一份小饰品,也是表达下对老师的感谢。”
“是啊,你说不送吧,心里的确不踏实,你不送,万一其他家长送了怎么办?艾,都是为了孩子啊。你说谁敢就这个赌啊。”同样,家长王先生也为老师准备好了礼物,虽然不算太贵重,但好歹也是一份心意,“其实信息我也收到了,但是不送始终心里不踏实啊,所以想了想,多少要表达点心意。我们这些都是些小儿科了,就我听说的,有的家长硬塞超市卡、有食品券,有点直接给老师充话费,你退都不好退。”王先生一脸无奈。
专家:现代教师不会区别对待孩子,希望家长与人与己都给点方便
谢师礼是否要送?不送就真的会对孩子又不好的影响么?对此,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惠天,在他来看来,目前中国孩子所受到的是21世纪的现代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在不断提升的现在,不会因为送礼或者不送礼而区别对待每一位他的学生。
“一方面,教师入职的门槛越来越高,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十分严格。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薪资待遇也在逐年提高,并且向公务员待遇靠齐,工资福利的保证让教师没有必要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收礼。”惠天告诉记者,有些家长在送礼后还会提出很多要求,这样不仅不会让老师特别照顾孩子,还会对家长产生厌烦的情绪,“据我的了解,有些家长提出的要求十分不合理,有的甚至小到自己孩子要坐教室的第几排,靠不靠窗户。这样的要求,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为此,惠天建议广大家长,与人与己都不需要送礼物,给双方都给点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