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个周三下午,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凤凰园校区三年级400多名师生分乘10辆大巴车走进了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孩子们在教师、导游的指引下,参观畜牧文化展览馆,观看动物表演,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这是姜堰区教育局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镜头。近年来,该区教育局注重以综合实践推动素质教育,并通过加强社区教育,打造“凤凰读书吧”等形式,将教育的触角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课堂拓展到社会,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另一扇窗。
灵动“星期三”,让课堂向四面八方开放
为进一步拓展素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从2015年开始,姜堰区教育局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从小学阶段试行推进课程整合,每周两个下午不上文化课,专门用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措施。”该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要求,各小学将周三下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周五下午为社团活动时间,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组织学生到校外活动基地接受教育。”
为此,该区依托本地及周边教育资源,先后开发建设了一批学生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如溱湖湿地公园、河横农业生态园区、现代畜牧科技园等,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多样化平台。在此基础上,该区要求各学校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以及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重要内容,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原则上每学期每校组织学生去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一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天。“参加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磨炼了意志,陶冶了情操,也让我能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该区张沐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许海阳谈起刚参加的“走进溱湖”活动时高兴地说。
社区“大视野”,让学生离校不离教
“过去,我们周末加班没时间陪孩子,不是请爷爷奶奶看管,就是送去辅导班。现在好了,社区办公室每星期都有教师来值班,周末只要把孩子送到这里,就有老师带着他,非常省心!”家住姜堰区中天社区的一位学生家长说。
在中天社区的公示栏里,张贴着一张驻点教师安排表,表上注明了服务时间、参与教师等信息。笔者看到,小区附近有东桥中心小学、南苑学校和励才实验学校3所学校,周六是东桥中心小学和南苑学校初中部教师驻点,周日是南苑学校小学部和励才实验学校(初中)教师驻点,服务时间为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两小时的义务劳动,能够改变学生周末的生活质量。教师们也非常支持这项微公益行动,一些离退休教师还主动找我报名呢!”东桥中心小学校长沙华中说。
2010年,姜堰区教育局在全区启动了教育服务进社区活动。根据要求,各学校主动挂钩联系周边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村组),依托社区服务大厅、活动室等成立社区教育辅导站,鼓励教师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深入社区、深入家庭,开展教育服务活动。除了平时驻点辅导,各校还会在学期初、学期末、中高考等时间节点组织教师到社区,专门就招生政策、教育收费、考前指导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开设讲座等。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教育系统已成立社区服务站近100个,参与教师1000余人,组织活动700多次,接待家长14000多人次,社区服务站成为了密切家校关系的连心桥。
浸润“读书吧”,让“悦读”蔚然成风
“夏洛的网,是一张关乎友谊、关乎生命、更关乎爱的网;它网住了你,网住了我,网住了所有那些读懂它的人。”姜堰区实验小学教师王琴是“凤凰读书吧”阅读导师之一。最近,她和孩子们共读了《夏洛的网》。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认识了单纯可爱的小猪威尔伯,也被一生为爱织网的蜘蛛夏洛深深打动。
“凤凰读书吧”是今年3月开办的一档面向姜堰观众的文化生活类节目,由姜堰区教育局、电视台及新华书店联合打造。“书吧”每期推介一本好书,由一位校园阅读导师与几名阅读小明星一起进行沙龙式交流分享。截至目前,“读书吧”活动已开展了近20期,10余名骨干教师参与主讲,受众近100000人次。“我们通过这种自由开放的交流形式,解读和推荐好书,促进师生共读、家庭阅读,推进全民阅读,带动了姜堰民众读好书、好读书,以此推动书香姜堰建设。”该区教育局综合教研部负责人介绍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凤凰读书吧”,甚至不少家长也成了“凤凰读书吧”的粉丝。
“阅读不仅需要孩子主动、家庭参与、教师指导,还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作为该区大阅读的积极倡导者,姜堰区教育局副局长林忠玲对“凤凰读书吧”感情深厚:“坐拥书城,品味书香,‘凤凰读书吧’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与阅读近距离牵手的平台,也让‘悦读’延伸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