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珍视教育遗产 保护百年老校

——苏州加强百年老校及校园历史遗存保护与传承工作

作者:江姣 钟连元 发布时间:2016-10-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苏州素以教育发达著称。苏州有正式学校是从唐朝开始的,至宋朝,范仲淹倡办府学,定下“庙学合一,左庙右学”的办学格局,此后便成为天下郡学的定制。从1035年至今,我们可以看到,江苏省苏州中学左庙右学的格局延续了981年未变,这在全国百年老校(中学)中是唯一的。迄今为止,苏州基础教育界仍然保存并发展着183所百年中小学,是苏州现代教育史上的典范之作,代表苏州乃至中国现代教育的传统精神精华,是苏州的一笔巨大教育遗产。

  从府学、书院到新学、教会办学,苏州的近现代教育有传承性,也有交融性。从学校种类来说,除了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有师范、工、医、农等门类的学校,可谓培养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从校园里的历史建筑来看,也是风格多元的,有传统祠堂式的,比如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苏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有鲜明民国风的,比如苏州一中;还有典型的红顶拱状欧式风格,比如苏州五中、苏州四中等。很多学校都有着非凡的教育史意义,比如苏州一中是传统旧教育过渡到现代新学的苏城第一校,苏州市实验小学是中国近代史上建立最早的省立小学。再如,在1906-1910年间,苏州建起的中小学女校有10所,包括走出了何泽慧、杨绛等大家的苏州振华女中,旧址就是现在的江苏省苏州十中……现存的这些百年老校是一笔非常丰厚、宝贵的文化财富,可以说是苏州乃至中国教育史的缩影。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校园中历史建筑价值的认识肤浅甚至扭曲,出现了乱拆、乱建、乱迁“三乱”现象,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一些百年老校徒有其名,不恰当的拆旧建新,因为建筑修缮技术、材料方面的原因,已缺乏作为教育遗产的应用价值。还有的百年老校校址多变,整体搬迁,新校区尽管现代气派,但千校一面。还有许多老校,历史沿革资料缺失严重,文脉已断……现存的特别是那些仍在原址办学的百年老校大多处于城镇中心,甚至处于繁华大都市的商业中心“黄金地段”。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老校园、老建筑,会被看成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特质资源,就会面临拆并的局面。

  如何保护这些百年老校,苏州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3年底,苏州中学、苏州十中、市一中、市三中、市四中、市五中、市十六中、市实小、新苏师附小9所学校发起倡议成立苏州百年老校协会。2014年1月,苏州百年老校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致力于“教育遗产百年老校”研究、传承、创新的社团组织。如今,协会的会员单位已从当时的9所学校发展到目前的183所学校。协会自成立以来,在苏州市政府及苏州市教育局的支持与统一部署下,创新思维,加强合作,积极提高人们对百年老校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认识,同时不断推出系列活动和举措,切实保护百年老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