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扬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民生“1号文”——《关于聚焦富民推进2017年民生幸福工程的实施意见》中,着力推进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位列其中。随后,扬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民生工作的意见》,将实施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此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圆满完成。
据了解,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主要内容为: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落实“减负行动计划”。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小学不得要求学生8∶00前、初中不得要求学生7∶30前到校;控制小学、初中学生每天课后书面作业量,切实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三是落实“健身行动计划”。小学和初中确保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同时每天至少安排一次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举行全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等系列竞赛活动;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行动,逐步建立市、县(市、区)、校三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考评体系;切实推进体艺“2+1”工程和冬季跑操活动,新创20所省、市级健康促进学校。
为保证实施质量,扬州市教育局将把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常规管理百校行活动督查的重要内容,全年督查学校300余所。“全市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往前走,聚焦学生全面发展,不留余地、不开天窗,高质量完成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的各项任务,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扬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夏正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