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南京一中学教师教“民防课”30年

作者:王梦然 发布时间:2017-03-01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忧患意识、国防教育,决定着国家的后备力量是否强大。南京市是全国较早开展学校民防知识教育的城市,初级中学民防教育已有三十的历史。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民防课”在南京落实得如何?一代代的民防教师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近日,记者专访了南京科利华中学老教师——杨一戎,70岁的他,三十年如一日地为民防教育守着岗。

  民防课并不“边缘”

  谈及自己热爱的教学工作,已70岁的杨一戎神采奕奕,眼神里充满着欣喜。即便早已到了退休年龄,杨一戎也还是因为同学们舍不得他的民防课,又继续留教,并视此为使命。谈及为什么对民防课如此看重,杨一戎告诉记者,民防教育对孩子们来说确实实用,既是“国防课”,又是一堂“生命课”。特别是说起多年前两起亡人事故,杨老师感叹,多一些救护防范知识太重要了。

  杨一戎在教学中发现,初一年级理解了民防课“小常识”的同学,初三学化学时“事半功倍”,比如民防课了解的火灾事故,到了初三学生会因此加深对粉尘燃烧、白鳞自燃等物理化学知识的理解。在杨一戎看来,民防课程不仅不会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反而却因为它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而更启发孩子,通过做小报和小制作,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期待社会更加关注“民防教育”

  已年过7旬的杨一戎,退休后依然担任学校“民防课”业余教师,直到今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他呆了大半辈子的学校。回忆起民防教学,杨一戎很是感慨,近年来,随着政府的促进,他作为民防老师,不断能感受到民防教育的发展。

  就拿自己所执教的科利华中学来说,将民防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展特色教育。“我们学校能保证每周一节、40分钟的民防课,且保质保量完成,学生们热情也很高。”

  作为民防老师,杨一戎告诉记者,他不仅不觉得被“边缘化”,反而是最受学校学生们喜欢的老师之一,不少同学都把他当朋友,经常下了课还意犹未尽地与他交流。

  杨一戎的民防课如此受欢迎,与他生动的教学形式分不开。不同于照本宣科的枯燥教学,杨一戎不仅制作生动的民防教学课件,还经常通过视频、生活化的积累与大家分享,甚至通过疏散演练活动、动手制作防雾霾防毒气面具等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民防课是一门有趣、实用的综合性课程。

  刚刚正式退离岗位的杨一戎,不舍民防课堂的同时,也期待着南京的民防教育更加受到教育部门、家长、社会的重视。他说,他这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算什么,只要以此让更多人了解到民防教育、感受它的魅力、实用,那他这30年的付出就非常值得。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