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姑苏区充分利用姑苏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致力培养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发扬姑苏文化的下一代,不断加强“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之路。
以文化资源为媒介,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新目标。该区进一步引导学校确立“以地域文化观照学校文化,以学校文化发展地域文化,实现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互融贯通”的文化教育创新工程的总体思路,对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教育,致力打造内涵丰厚又不乏现代气息的文化名校,使文化片区内的学校校园风貌、文化氛围和区域文化达到内外神形的统一融合。
以学科教学为阵地,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式。把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作为“苏式学校”特色展示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主阵地,将苏州历朝历代文化名人、爱国志士的精神气节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中,使之血脉相传。把区域内历朝历代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梳理,把具有典型意义的遗迹进行有序串联,纳入到该区幼儿园、小学生课外教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听老师(导游)讲解、查阅历史资料、回顾并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突显教育的人文特色。
以主题教育为载体,确立传统文化活动的新课题。利用区内历史文化遗迹、校史馆、档案馆等,结合地方志、校史、校友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吴地经典诗文,建设“地方经典资源库”,利用官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积极传播传统文化精品。
以校园文化为基础,营造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环境。以“苏式”文化为主题,打造“苏式”校园,注重利用春节、端午节等民俗节庆,挖掘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教育资源。
以家庭教育为衔接,提升传统文化意识的新价值。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