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常州武进区:“教育五评”坚持9年赢得社会好口碑

作者:丁昌桂 练鹏燕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教育五评”坚持9年终于赢得社会好口碑

常州武进区行风评议教育系统满意度从倒数第一跃居榜首

本报讯 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头两天,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三(1)班班主任王卓颖心中一直牵挂着还没来报到的两个孩子,当得知他俩分别回了河南和安徽老家,她更放心不下了。直至收到了两个孩子分别发来的新的入学注册的传真件,她才舒了一口气。说起王卓颖这样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微不至的关心,从安徽来牛塘镇打工的学生家长查正旺对记者说:“我常常对女儿讲,老师这么好,我们一定要珍惜。”正是像老査这样普通百姓参与的投票,在2012年武进区公共服务行业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让教育系统的群众满意度高居榜首。

武进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经历了艰难的爬坡过程。2002年至2004年,他们在区行风评议中连续三年排名倒数第一。2004年初上任不久的教育局局长朱建康收到的见面礼就是236条群众意见,这种情况让教育局一班人坐不住了。他们认真分析梳理这些意见,提出了“抓教育、立规矩、正风气、重宣传、建环境”五条整改措施,并开始探索建立具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民主评议机制,即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校长评机关、社会评教育的“五评”机制。据负责这项工作的武进区教育局纪委书记钱建忠介绍,每年全区有近9000名在职教师接受学生和家长评议;450名正、副校长开展述职述廉,接受本校教师评议;区教育局所有科室都要接受校长评议;区教育局领导班子还深入各乡镇、街道向社会各界汇报全区教育工作的情况,及时释疑解惑,接受民主评议。已经开展9年的“教育五评”,既兑现了教育对社会的承诺,也让教育系统自身受益匪浅。湖塘桥实验小学校长吕建伟以本校的发展为例说:“家长评学校已经不是负担,而是学校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才是‘教育五评’的根本目的。”朱建康这样认为。针对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意见,区教育局每年都要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将整改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并在年终进行考核奖惩。以“教育五评”为抓手,他们将行风建设打造成一项系统工程,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德建设相结合,解决了“择校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教育收费、招录学生、教辅材料采购等百姓意见比较集中的工作,也得到了严格规范。如今的教育系统风清气正、人心向上,多年没有出现一例违法乱纪的事件,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教育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在这次我区的行风评议活动中,教育系统的群众满意度能排名第一,实属不易。”武进区纪委效能办主任朱国庆这样评价。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