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2013年徐州教育十大新闻出炉

作者:徐保卫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记者 徐保卫)徐州市教育局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奋斗目标,大力推进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 创新发展实验区“三区同创”,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取得明显成绩。日前,经过推荐评选等环节,2013年教育十大新闻出炉。

1、徐州市启动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 10月28日,徐州召开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安排部署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小学校舍加固重建工程三年规划》和《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并决定将教育现代化纳入县市区科学发展目标考核。

2、徐州六县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级验收。 徐州市坚持以创促建,实施农村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全市62个、29.3万平方米项目开工;实施校舍加固重建工程,启动247个、75万平方米加固重建项目;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农村学校光纤接入率达到70%。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均衡水平稳步提升,沛县、铜山、贾汪、云龙、鼓楼、泉山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级验收。

3、徐州三区跻身首批“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 徐州市深入实施学前教育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建立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和优质园创建奖补制度,全市新(改)建幼儿园139所,增加学位2万个,创建省优质园62所、课程示范基地20个,云龙、鼓楼、泉山主城区三区首批通过“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验收。

4、徐州市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综合成绩连续五年蝉联江北第一。 徐州市大力推进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创建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3所,省品牌特色专业1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0个,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断强化。在2013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获金牌40块,位列全省第四,总分连续五年蝉联江北第一。

5、徐州市全面启动中小学生在校集体午餐工程。 为解决中小学生在校午餐问题,2013年,市教育局将中小学食堂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投入700万元,完成主城区36所中小学食堂建设改造。对不具备条件建设食堂或食堂不达标的学校实行社会配餐,指导企业建设营养餐加工基地,严把饭菜质量、供餐价格、食品卫生三个关口,确保学生吃的安全、吃的健康。配餐工作已开始运行,现有46所学校、2.3万名学生接受配餐服务。

6、徐州偏远农村教师公租房建设三年规划顺利实施。 徐州市于2011年启动偏远农村教师公租房建设工程,截止到2013年底,所有项目均已实施,建设公租房2210套,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640套竣工并投入使用,1200余名教师入住。项目全部投入使用后,可为4400名农村偏远学校教师提供周转用房,有力地解决了农村教师“走教”困难,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

7、徐州市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 徐州中小学校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学讲计划”,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推广“学讲计划”教研活动,实现全市基础教育系统教师全员网络集体备课,“微课堂”和“彭城公开课”基本覆盖主要学科教学领域的重点难点,组织优秀课堂直播、集体备课展示、教学沙龙等网络教研活动130多场次,参与教师7万多人次,引导教师主动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

8、徐州市掀起“责任教育”的热潮。 徐州市教育局将责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切入点,在全市1200余所中小学、114万学生中倡导开展以“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祖国负责”为主题的责任教育。全市中小学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社会实践等形式,将责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9、徐州教师培训实现全覆盖。 今年以来,徐州市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全市2万余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校本培训覆盖面达100%,培养项目、数量和培训质量方面等都居全省先列,荣获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优秀单位表彰。同时,深入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新选拔名校长10名、名教师30名、青年名教师以及学科带头人230名、中学以上高级职称教师1620名,选拔80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开展集中研修,不断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10、徐州市教育局把实施“零障碍”工程打造成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亮点品牌。 徐州市教育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强化作风建设,大力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积极打造“高效、和谐、零障碍”机关。认真实行全程协办制,严格执行限时办结等五项制度,畅通“三点一线”投诉平台,积极回应群众诉求,2013年共受理314件咨询、投诉等业务,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当场办结率90%以上,实现“零失误”、“零投诉”的目标。

编辑:江教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