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扬州邗江区:“童子功”,让教育回归“原点”

作者:肖东 王久平 蒋斯亮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从2013年5月开始,扬州市邗江区在全区小学开展以“诵读功”“书写功”“演说功”“清扫功”和“健美功”为主要内容的“童子功”修身行动,推动素质教育深化。行动开展一年来,实施效果如何,又为邗江教育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走进邗江,深切感受——

4月28日下午,扬州市邗江区“童子功”修身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在扬州市竹西小学举行。在“书写功”之“百人一笔”现场展示中,该校师生通过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以及粉笔字向来宾们展示了竹西小学坚持书法教学的成果。

转自邗江教育网

4月28日下午,扬州市邗江区竹西小学,百余张课桌在校园内摆放得整整齐齐,每张课桌后,都站着一位全神贯注的孩子,蘸墨、凝神、提笔、书写……一招一式,有模有样。这是该校正在进行的“百人一笔”活动,百名学生通过现场书法展示了该校推进“书写功”的丰硕成果。

“书写功”,正是邗江区“童子功”修身行动的重要内容。当日,全区“童子功”修身行动推进会在该校举行,各小学分别汇报了一年来推进“童子功”修身行动的举措和成果。“童子功”,这场看似只针对学生习惯养成的修身行动,自去年5月实施以来,如一场旋风迅速影响、改变着邗江区19所小学的3.3万名小学生。如今,这项行动已带动了该区各校课程设置、学生评价、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建设等多元变革,“童子功”的“鲇鱼效应”开始显现。

返璞归真诠释教育真谛

2013年是邗江区教育系统的“习惯养成年”,围绕这一主题,当年5月,以“内丰底蕴、外强筋骨”为目标,该区教育局在全区19所小学全面推进“童子功”修身行动。

“‘童子功’包括‘诵读功'’书写功‘’演说功‘’清扫功‘和’健美功‘5项内容,每一项,都找准了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点。”邗江区教育局局长杨荣简要介绍了“童子功”的内容,他告诉记者,“推进’童子功‘修身行动,就是围绕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和核心习惯,将他们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真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在更高的层面上诠释幸福教育的真谛,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本质的皈依。”

“童子功”如何具体实施?“我们针对低、中、高年级,分别设置了不同标准。”邗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冯长宏介绍说,比如“书写功”,低年级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不写错别字;到了中年级,则要求学生认真学好硬笔书法,正确、熟练地在四线格上书写英文字母、单词及短句,并初步接触软笔书法;而到了高年级,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除了写好硬笔书法、初步掌握软笔书法,还要求学生了解汉语文化,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五项’童子功‘共有60多条具体标准,全部由教育局负责编写,每项基本功的评价标准都分成3个等级,操作性很强。”

在实施一段时间获得一定经验后,2014年年初,邗江区教育局进一步推出《“童子功”修身行动计划推进方案》,要求将“童子功”修身行动和建设校园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师生社团活动、打造书香校园、组织义工活动、开展特色活动等有机融合,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自觉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和师生的点滴行为。

个性方案打造鲜明印记

4月22日,位于伊娄河畔的运西小学启动了“2014伊娄风读书节”。全校图书漂流、师生诵读经典,让这一节日成为全员共享的精神盛宴。这一切,只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夯实孩子的“诵读功”。“童子功”修身行动实施一年来,邗江区各所小学围绕依托课程开发、社团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等,纷纷“量身定制”校本化的推进方案,将这一行动开展得精彩纷呈。

4月30日,四季园小学的自理技能大赛拉开了帷幕,整理书包、穿叠衣服、洗碗、擦窗、烧菜,(上接第1版)平日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此时俨然成了生活小强人——衣服叠得有模有样,书包整理得井井有条,菜烧得美味可口……自“童子功”修身行动实施以来,围绕“清扫功”,该校着眼于学生生活技能锻炼,制定了3个版块的培养规划,即个人事务、家庭事务、社会事务,并将“四季娃参议院”等社团组织引入修身行动,以技能大赛为载体,校本化推进,使学生的生活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5月初,蒋王小学举办的校园体育节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眼球,无论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个个都大胆地“秀”出自己的拿手“绝活”——呼啦圈转起来虎虎生风,轮滑动作花样翻新,空竹抖动上下翻飞……“健美功”的作用,已经开始在这所学校的学生身上显出端倪。

“现在,’童子功‘已经成为邗江教育的新印记。”冯长宏说,“今后,我们还将鼓励各校创新开展活动,让’接地气‘成为’童子功‘的新特色,努力实现学校’个顶个‘优美,班级’个顶个‘优秀,孩子’个顶个‘优异。”

“鲶鱼效应”影响教育生态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最佳时期,而阅读则是抓住这一发展时期最好的手段,所以“诵读功”被放在“童子功”之首。为了让学生练好“诵读功”,邗江区不少学校开设了阅读课程,维扬实验小学就是先吃“螃蟹”的学校之一。从去年秋学期开始,该校对阅读教学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构建丰富的儿童阅读课程并把这一课程纳入语文课程的整体规划之中,使原先“点”状开发的课程连成了“面”。“只有当阅读在课程的轨道上运行,阅读特色才能发展得更快更稳。”校长王云说。

正如“童子功”引发了维扬实小课程设置的变革一样,在邗江区的各所小学,“童子功”的“溢出效应”已在学生行为养成、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体评价等方面显现出来,“童子功”如同带来连锁反应的“鲶鱼”,开始深度影响邗江教育的生态。

在美琪学校,通过校本化的实施和系列化的推进,原本看似单调的“演说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该校在各年级开设了口语交际课,将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变成舞台,强化学生的语言训练,夯实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习惯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语言训练落到实处。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爱说了、敢说了,也会说了。

对学生能力素质要求的提升,也催生了教师自我素养的修炼。在竹西小学,学生和教师一起练“书写功”。从去年开始,该校为教师制定了明确的练字制度,每位教师都必须参与毛笔、粉笔、钢笔字的书写,每月将教师作品在校园内展出,期末进行考核、评比。“以前练字只是业余爱好,练不练无所谓。现在不行了,自己的字经常要被拿到台前展示,练字就成了日常习惯。”该校一位教师对记者说。

有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新维度,相应的评价方式也要发生变革。记者了解到,从今年秋学期起,邗江区19所小学将启用新版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届时,“五好少年”的多元化评比将取代传统的“三好学生”。“’五好少年‘的评选标准将与’童子功‘的要求深度对接,我们相信,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各校对学生各项基本功的培养必将更加重视,素质教育也将真正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对“童子功”修身行动的发展前景,杨荣很有信心。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