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省各地中小学敞开大门迎接新老学生“开学报到”。面对新的“起跑线”,各地中小学安排了哪些“迎新节目”?孩子和家长们开学前又有哪些新表情?本报记者进行了多方探访。
礼仪教育,开学“必修课”
“进校门,微微笑,同学好,老师早。升国旗,站站好,敬队礼,唱国歌……”8月30日,稚嫩的童声从操场上传来,南京游府西街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读起了学生礼仪翻翻书《我的一天》。记者了解到,刚过去的周末大部分中小学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学前”教育,礼仪习惯成为传授重点。
“这本礼仪书是我们送给新生的第一份礼物。”游府西街小学校长万代红表示,“这本书将八礼四仪的内容渗透进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中,能够帮助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名师流动,家门口上学无烦恼
“50%热门小学一年级老师都要进行交流,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几乎无差距。”今年,扬州广陵区首次规定所有公办小学“零择校”,虽然热门小学关上择校大门,但当地刚推出的“集群办学,名师流动”的做法,却为更多渴望优质教育资源家庭推开了新视窗。“学校7月份就把一年级各个班老师的配置表贴在大门口,每个班都有来自热门小学的骨干教师,本想把孩子送到城区读书,现在看,镇上的中心小学老师是一样的,何必折腾呢?”家住扬州湾头镇的刘志告诉记者。
开学了,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许多家长心中的期待。今年在我省,名校老师的交流越来越多,而家长们的表情也因为教育资源的均衡越来越放松。不仅是扬州,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地都开始让名师流动起来,师资流动这个呼吁多年的议题,开始走下纸面,走进现实。
开学装备,家长忙得不亦乐乎
“举头望明月,低头包书皮。”8月31日上午,孩子们到校领到新学期的书本,很多中小学新生家长的QQ群就热闹了起来,包书皮和买辅导书,成为热议话题。记者了解到,虽然一些学校已经不再硬性规定,但是大多数学校还是要求孩子包书皮,让新生家长们好一阵忙乱。
给孩子买教辅书,则让不少家长更纠结。记者在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看到,前来买教辅书的家长特别多,而书店也将各种教辅书按照各年级归类排列整齐,方便家长选购。而面对各种五花八门的以“高分”“实验”“提高”为关键词的辅导书,很多家长都不知道从何下手,有的索性选买了好几套。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