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教育戏剧,让孩子用整个身心来学习(图)

作者:王艳芳 许妍 发布时间:2015-11-25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11月14日至15日,首届全国中小学戏剧课堂高峰论坛在常州举行,来自港台及大陆地区的教育戏剧专家和名师齐聚一堂,观摩戏剧课堂,交流戏剧课程发展经验,传递课堂变革“新声音”——

  ■本报记者 王艳芳 实习记者 许妍

 

  新华社资深摄影记者杨磊次方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戏曲教育

  资料图片

  “下面请欣赏五年级学生自创的英语剧《小红帽》……”11月14日上午,在首届全国中小学戏剧课堂高峰论坛上,常州觅渡教育集团参加戏剧节目展演的孩子们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六年级学生的皮影、相声,五年级学生的自创英语剧,四年级的双簧、配音……精彩演出赢得了现场近1200名观众的阵阵掌声。而这些作品的编剧、导演、演员都是孩子们自己,服装、道具也都由孩子们决定。这一切得益于该校开展的一门特殊的课程——“创造性教育戏剧课程”。

  在传统观念里,戏剧教育是培养专业戏剧人才的教育。但在西方国家中小学中,广泛开设的戏剧活动课却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功能已远远超越了戏剧本身。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戏剧课程已被教育界熟知。在大陆地区,一些锐意改革的中小学校也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剧课程体系:觅渡教育集团最早提出“创造性教育戏剧课程”这一概念,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研发了一整套“儿童创新戏剧课程”,北京市十一学校、上海市三女中则将戏剧课程列为必修课。今年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戏剧作为单列的课程内容第一次被提出来。戏剧课程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记者走进论坛,聆听来自智者的声音。

  戏剧课程变革课堂教学模式

  记者看到,在觅渡教育集团的戏剧课上,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表演组、道具组、音效组等,并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或参与剧本的策划、编写、修改,或自告奋勇地当小演员,或进行服装、舞美、音乐设计和道具制作……每一个孩子都在戏剧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教师则将“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游戏比赛”“即兴表演”等巧妙运用,用温馨的表情与动作去鼓励孩子。没有权威性的点评,更没有批评,有时教师还会以角色身份去激励孩子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戏剧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使课堂发生了显著变化。孩子们全脑、全身、全方位投入学习,每个人都找到了实现价值的岗位,在参与的过程中迸发出耀眼的才华。”觅渡教育集团副校长汤海燕说,运用戏剧教学法教授特定的学科,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语文学科中,对于“喜形于色”这个成语,孩子头脑里本没有概念,但如果创设情境让他对此进行表演、创作、实践,之后这个概念就非常清晰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单纯的课堂灌输实现不了的。

  正是看到了教育戏剧的巨大魅力,2012年,觅渡教育集团在冠英校区四年级开展戏剧课试点,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极大欢迎。目前,该课程已辐射、推广到整个集团一、二年级的26个班级,每周一节。不仅如此,该校还编写了一整套校本教材,并将绘本故事分类重组,巧妙改编,引入戏剧课程。“我经常为家人表演戏剧课上学到的东西,有时候我还做他们的老师呢!”觅渡教育集团二年级学生高欣告诉记者。“戏剧课成了孩子最喜欢的课。作为家长,我为儿子的表现感到骄傲。”一位家长说。

  “门外汉”如何胜任课程教学

  “如果你们是驴小弟会怎么做?”“驴小弟会想到哪些和父母相处的情景?”在本次论坛的课堂展示环节,来自觅渡教育集团的戏剧课教师杨小燕将戏剧课从教室搬到了舞台,融入戏剧表演元素和情景再现的讲故事方式,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也让台下的观众随着教师的引导一步步走进戏剧这个精彩的世界。作为“创造性教育戏剧课程”的主创者之一,杨小燕说,非专业出生的她也曾经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

  “师资是教育戏剧发展的最大瓶颈。”汤海燕说,和大多数学校一样,觅渡教育集团也遇到了师资匮乏这个难题。为此,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修班,邀请戏剧教育家、艺术家走进课堂、走进学校,让教师边学边教。教师们从戏剧表演基础开始学起,再到带着学生写剧本、学排练,往往身兼数职,样样技能都要熟练。如今,该校的戏剧教师队伍已经由最初的2人发展到7人。未来几年内,觅渡教育集团将进一步培养充实戏剧教师队伍的力量,将戏剧课程从一、二年级推广至三年级。

  在课程点评环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郝京华指出,“戏剧教学理论上适用于任何学科,但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很有能力。”教育戏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香港明日艺术教育机构总监王添强认为,对于教师来说,学戏剧只是一个开发的过程,“当然,最好一个团队里有学教育的也有学艺术的,融合起来会更好。”

  戏剧课堂不等同于戏剧表演

  戏剧课堂只是领着孩子做游戏吗?参与戏剧活动是否会耽误孩子学习?教育戏剧是不是专属于有戏剧特长的学生?……对于戏剧课程的开展,各方都有诸多疑问。

  在论坛现场,台湾教师葛琦霞在主题演讲时说,教育戏剧并不只是在向学生传授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而是要通过戏剧代入的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进行塑造。戏剧课堂以创新性的方式将戏剧元素融入教育之中,它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戏剧方式的教育活动。让教育戏剧化、游戏化、综合化才是戏剧课堂的魅力所在。

  “演员和教师哪个更适合做教育戏剧?答案毫无疑问是教师。”王添强指出,戏剧课程反对为了表演而表演,因为其重点不在于表演,而在于谁是主角。将戏剧植入课堂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才是终极目标。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顾虑,参与戏剧活动是否会耽误孩子学习?“调动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才是教育的上上策,而教育戏剧恰好能使学习变得活泼、有趣。”在王添强看来,以戏剧游戏和即兴扮演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让孩子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没有传统教育手段如提问、背诵等带来的心理压力,孩子的情绪变得愉悦,主动自觉参与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教育戏剧表面上是游戏,但实际上是带有强烈心理暗示、具有明确方向的练习。“戏剧提供全面的人文熏陶和丰富的生活与情感体验,它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孩子都能学会合作、学会妥协、学会分享、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汤海燕说,一堂成功的戏剧课可以充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实现全人教育。

  “这是一门极具魅力的课程,它打破了学科界限,改变了以往某一课程相对固化的模式,它使课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学生获得了思想上、灵魂上的自由和解放。教育戏剧使学生表现得更积极、思维更活跃、想象更丰富、表达更精彩。”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说。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