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出全国13.5个百分点

作者:宁志成 发布时间:2015-12-1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江苏教育报讯(记者 宁志成) 记者日前从省教育厅获悉,自201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2011年教育部和省政府签署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合作协议以来,我省高教系统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省高校数和在校生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14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

  在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我省高度注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顶层设计,承担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探索独立学院规范管理和科学发展的有效方式”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并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细化为10个子项目,组织一批高校率先改革、探索经验。同时,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管办评分离,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面。我省立足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高校布局和资源配置,积极开辟高等教育发展新空间。“十二五”以来,全省设置16所普通高校,其中10所在苏中苏北。目前,我省各省辖市均有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办学,国家或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均有布点,并先后推动6所独立学院迁址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办学空间。作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江苏民办高校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40%,民办高校在校生接近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3.9%。

  我省还以品牌专业建设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各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研究生培养创新计划为抓手,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中高职、本专科衔接贯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改革。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省高职组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双双实现“七连冠”。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紧密结合,建成3008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目前,高校自主创业大学生达1.7万人。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达80%以上,年终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左右。

  充分发挥高校创新源头作用,积极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是我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省财政从2010年起连续6年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0亿元,一期122个立项学科建设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二期137个立项学科启动建设。21所高校的77个学科进入最新一期ESI全球同类学科前1%。13个一级学科在2013年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深入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确定两批立项建设中心59个、培育建设中心17个,首批立项建设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中心5个。截至2014年底,两批中心共投入经费78.6亿元。全省高校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32项,居全国第二;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5项,居全国第一。我省还建立健全技术创新需求导向机制、产学研合作受益共享机制等一系列机制,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校企联盟”行动计划,组织高校建设“校企联盟”7000余个。全省有近100所高校、2500多个学科团队与省内9200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联合体达1669个,高校服务企业的科研人员达2万多人次。“十二五”以来,全省高校获科研经费总额501亿元,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3万项,对外签订“四技”合同7.1万项,合同成交额达255亿元。建有25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数量全国第一。转化应用科技成果5.4万项,申请专利8.4万件、授权专利4.8万件,创造了全省约80%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