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回校话落实:
南大张异宾传达学习十九大精神
本报讯(通讯员 徐南启 朱赛飞)10月27日下午,南京大学举行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党的十九大代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作主题报告。
在张异宾看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总书记对社会历史的规律性认识和战略性论断,“新时代”标注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也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使命。他表示,要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围绕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三个方面,力争在新时代实现新突破。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加了‘美丽’标准,这是遵循自然规律提出的美好愿景和发 展期盼。”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李梅表示,“中华民族的环境愿景将在我们和我们培养的这代人手中形成,我们唯有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国的环境大建设。”
南通:
聚焦“新时代” 谋划新发展
本报讯(记者 梅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要思考如何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此,南通教育提出打造新时代的‘教育之乡’。”10月24日,面对记者采访,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谈及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和思考。
郭毅浩认为,南通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经验可以总结为5条:崇文重教,敢为人先,整体优化,强师固本,区域共进。未来要打造新时代的“教育 之乡”,必须传承好的传统,争创新的优势,要接过来,丰富它,传下去。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优先位次。郭毅浩表 示,“公平和质量”应是南通推进新时代“教育之乡”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南通市港闸区教育局局长冯志宏认为,走进“新时代”,基于适地的原则,要看到区域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为“适合的教育”注入新的要素。港闸 教育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把“适合的课堂”作为着力点,实行分层走班、分层教学,努力提升教师发展内驱力,打造“适合的课堂”。
南京建邺:
践行立德树人 发展适合教育
本报讯(通讯员 谢伟)“以更强烈的责任感、更积极的校本实践,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教育优先 发展战略的论述后,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校长何义田备受鼓舞。他表示,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要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目 标,为小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近日,南京市建邺区教育系统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方略、新部署, 反映了基层教职员工的心声。
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张石明认为,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瓶颈,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就建邺而言,全区教育发展必 须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定位匹配,与群众对公平、优质、多样化教育的新期盼相适应,顺应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双重选择,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学 校。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学习宣传十九大 开展“三进”党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 王艳芳)“大家好,很高兴作为党员代表,进入课堂、走上讲台。”10月27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党员练鹏燕走进省溧阳中学课堂, 与高中生畅聊十九大。
当天,总社组织百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赴溧阳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全体人员分赴溧阳3所中小学及周边社区,与师生、 居民、家长座谈,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
总社期刊支部书记、《江苏教育》主编张俊平带队走进溧阳市燕山南苑小区,向社区居民分发“图说十九大”宣传彩页,与社区群众畅谈十九大民生 话题。就居民们提出的补课、减负、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等问题,党员们介绍了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论述及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最新要求。两名年 轻党员走进燕山中学两个班级,与学生一起观看《砥砺奋进的五年》,共话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