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赵龙标 孙永庚)每周三的下午,当你来到洪泽县实验小学,你会发现这里的校园静悄悄,“师生去了哪儿?”当你走进教室、办公室或是图书室,你会发现他们正沉浸在书海里,徜徉在文字里。原来,这是该校每周半天的传统节日——读书日。
洪泽县实验小学从2007年起设立“读书日”,将每周三下午的时间用于师生的阅读,学校要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2~3本教育理论书籍,撰写1.5万字读书笔记,并通过评比学习型教师,让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学校还依据《新课标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精选学生喜爱的读物作为在校及寒暑假的课外阅读必读书目,力求让师生通过阅读远离喧嚣,净化心灵,开阔眼界,理念得以提升,脱离平庸,修养得以厚实。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长流水”
常言道:“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当今的教育需求,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因此,边教边读边研是教师实现教育梦的法宝,汲取知识的甘霖是教师必修的课程。洪泽县实验小学把读书作为教师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让读书成为教师必须的生活。
营造读书氛围。该校在教学楼的每一口教室及办公室都设计了书柜、书橱,张贴、悬挂读书名言警句,除了学校配备一定量的图书外,还引导师生自带一定数量的图书实现资源共享。
落实读书时间。该校积极鼓励教师早晨、中午提前半小时到校,和早到的学生一起读书,并在每周三设有半天的读书日,让全校师生共同读书,使师生读书的时间有了保障。
开展读书交流。该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了读书博客,引导教师每周读一篇文章、做500字读书笔记、写一篇读书心得,并利用每周一“师道论坛”交流读书体会,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开展读书交流、笔记展评、科研沙龙及主题演讲等活动。
成立读书组织。学校成立了“读书研究会”,通过口头交流、书面表达、博客链接等形式,每月组织一次会员读书研讨活动,畅谈读书体会,交流实践收获,描绘教育愿景。
此外,洪泽实小还积极倡导教师同读一本书。本学期,学校为全体教师购买了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号召大家认真研读,并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及读书心得等教育实践中,围绕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以及落实新课改精神和在自主学习实践中的疑点、难点、焦点等困惑,通过“品一品、议一议、聊一聊”的形式,感悟名师成长,引领教育追求,共商改革新路,共享成长硕果。读书成就梦想,读书为教师成就梦想引来了源头活水。洪泽实小通过这些措施将教师的读书活动落到实处,丰富了教师文化内涵,提升了教师职业素养,为教师实现教育梦想夯实了基础。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洪泽县实验小学始终把读书作为学生立学和立身之本,积极培养学生把读书当作学习生活的一种自然的习惯,一种存在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徜徉书海,沐浴书香,在自读自得中成长。
变“课堂读”为“时时读”。为了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该校首先在读书时间上予以保证,让学生每天都有读书时,每周都有读书日。除了每周三设立的传统读书日外,每天早上、中午课前半小时是自主阅读时光,每年十月份为读书节,通过开展交流读书心得及展示读书成果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畅吮书籍甘露,共享阅读幸福。
变“泛读”为“精读”。该校依据《新课标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精选学生喜爱的读物作为在校及寒暑假的课外阅读必读书目:低年级侧重注音的益智类儿童书目,如《秘密花园》《三百六十五夜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逃家小兔(绘本)》等,旨在开发智力,培养阅读兴趣;中年级侧重故事类儿童读物,如《中华成语故事》《王尔德童话》《时代广场的蟋蟀》《鲁西西传》等,旨在拓展想像,丰富阅读;高年级侧重有一定内涵的知识性读物,如《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会飞的教室》《柳林风声》《稻草人》等,旨在培养良好的情感,拓展知识面。
变“浅阅读”为“深阅读”。小学生年龄小,读书大多采用自由式的“浅阅读”,这样读书所得有限。针对小学生这一阅读特点,该校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利用每周三的读书课,对学生读书在方法上予以指导,分别开设了读书推介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读书指导课,引导学生阅读习惯;读书汇报课,展示学生阅读成果。此举,在该校学生中引发了新一轮读书热,孩子们通过读一本书,进而阅读一类书,校园里的长廊下、花池边到处可见同学们读书的身影,他们正在快乐阅读中健康成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洪泽县实验小学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努力营造滋润师生成长的“自然、和谐”的育人环境,通过读书建构促进师生成长的校本课程,让师生在读书中“静悄悄地寻梦”。如今走进该校,你会发现,这里的教师人人儒雅,这里的学生个个“绅士”“淑女”。“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洪泽实小的师生们正沉醉于朦胧美丽的精神里,在内心的安宁与愉悦中,追寻着他们的“中国梦”!
(洪泽县实验小学)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