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道德讲堂教育模式 催生三尺讲台好人群体
洪泽县实验小学把“道德讲堂”作为师德建设的新平台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建成 孙永庚)“道德讲堂”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应加强教师在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及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洪泽县实验小学对照省市县文明委关于规范“道德讲堂”建设的通知精神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将“道德讲堂”作为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平台,并通过规范道德讲堂建设模式、创新道德讲堂教育模式,广泛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凡人善举,催生三尺讲台好人群体。
规范“道德讲堂”建设模式
洪泽县实验小学对照规范“道德讲堂”建设的要求,从“道德讲堂”的宣讲队伍、宣讲内容、组织形式、环境布置、听众组织及活动频次等方面严格落实规范要求,确保“道德讲堂”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组建宣讲队伍。该校从宣讲人员、身边好人和身边群众等三个层面精心组建了宣讲员队伍,积极组织宣讲员参加县文明委和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并推荐徐翠萍和曹娟等优秀宣讲员加入县“美中乐”道德文化宣讲志愿者协会;全面开展“我推荐、我评选身边好人”活动,组织评选学校各类身边好人,邀请他们现身说法,传递道德;吸引、组织广大教职工讲自己、讲他人、讲身边的道德故事,使教职工成为“道德讲堂”的主角。
把握宣讲内容。围绕“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内容,突出“五类”(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先进典型,广泛宣讲身边涌现的体现优秀品德的人物事迹。同时结合历史文化传承,讲授中华经典及优秀传统文化等。
规范组织流程。以讲述为基本形式,综合运用“六个一”(学唱一首《公民道德歌》、观看一部公民道德短片、诵读一篇道德经典、讲述一个道德故事、点评一番道德精髓及同许一份道德善愿)等方式,引导教职工共同感悟道德、洗涤心灵。
营造环境氛围。该校在阶梯教室设置了“道德讲堂”,从桌椅摆放、背景设置、墙面悬挂等方面努力营造庄重、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
组织听众群体。利用教师会和家长会,组织师生及家长参加“道德讲堂”活动,做到让身边人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合理安排频次。定期、不定期经常性开展活动,每个月至少安排一次,每次有明确主题,每年安排一次县文明办同志参加旁听,每年视频录像不少于2次,实现“道德讲堂”的经常化运作。
自2013年以来,该校已组织开展了九期“道德讲堂”活动。其中,2013年5月份开展的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受到了中央文明办及省市县宣传部和文明办的好评。
创新“道德讲堂”教育模式
道德讲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开设道德讲堂,旨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培育更多的凡人善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洪泽县实验小学在规范道德讲堂建设模式的同时,积极创新道德讲堂教育模式,为提升学校文明程度及师德建设水平提供了新的载体。
坚持“群众路线”。该校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教育群众”的原则,积极做好教职工身边新风尚、新道德、新事物的采撷提炼工作,并安排宣讲员在“首时间”和“零距离”宣讲,确保“道德讲堂”宣讲内容生动鲜活,好人榜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
引导“良性循环”。为使道德讲堂常讲常新,该校坚持做到“边评边讲、评讲结合”。在校园网开辟了“道德讲堂”专栏,深入开展“学好人、做好人、评好人、讲好人”等主题活动;广泛发动教职工,采取自荐和他荐相结合的方式,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我身边的好人”推荐、评选活动;让新评出的好人不断加入道德讲堂队伍,宣讲新风尚,展示新风采,从而形成“宣讲—学习—评选—宣讲”的道德讲堂良性循环模式。
盘活“好人资源”。该校还积极创造条件,盘活“实小好人”教育资源,让身边的文明典范走进道德讲堂。“实小好人”都是教职工身边的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他们的为人可敬可亲,他们的事迹可信可学。他们在公众面前竖起的道德标杆,更容易让公众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感悟到道德的价值。有他们的引领,越来越多的教职工才会乐意身体力行地做好人,并影响身边的人做好人。
洪泽实小在加强师德教育工作中,结合学校教育工作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实际,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育身边人”,创新“道德讲堂”教育模式,激发了教师内在主动性,实现了教师的自我塑造。在2013年度县“道德讲堂”建设工作评比中,该校“道德讲堂”荣获“优秀道德讲堂”殊荣。
催生“三尺讲台”好人群体
“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自2013年以来,洪泽县实验小学深入开展了以“培育好人群体、打造好人品牌”为目标的道德讲堂活动,不断丰富道德讲堂内容,扎实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催生出“三尺讲台”好人群体。
汇聚善行能量。该校在道德讲堂建设中,每一期道德讲堂从“四德”“五类”主题确定,到“六个一”流程设计等,都精心筹划,充分挖掘教职工身边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及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汇聚道德力量,传递正能量,使广大教职工自觉成为优良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打造好人群体。该校在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中,先后邀请了教职工身边的近十名各类道德典型现身说法,通过“一传十、十传百”,引领职业文明新风尚。在该校,好人已不再是少数几个典型,而是一个大群体,且呈现出不断壮大的趋势。“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严荣涛老师,关爱孤儿视如己出,她的爱心让孩子感受到孤儿不孤及学校和社会的温暖,受到孩子亲属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赞誉;“诚实守信”的道德楷模郭淑梅老师,始终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荣获2013年度“洪泽好人”称号。
引领成长向上。该校始终把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作为践行学校“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教育使命和“共享成长”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通过构筑崇善尚德的“精神家园”,促进教师将自己的道德信念付诸实践,在育人中育己,引领教师向上,做最好的自己。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洪泽实小规范道德讲堂建设模式,创新道德讲堂教育模式,催生三尺讲台好人群体,唱响“道德讲堂”好声音,营造崇善尚德“好人社会”,推进了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绘就教育梦、共谱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洪泽县实验小学)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