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志工委员会成立仪式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多)办群众满意学校一直是每一个教育人的梦想。家长和学校面对的都是孩子,有着共同的教育信念、使命责任和价值追求,双方应当是互信、合作、共赢的关系。但家长和学校之间往往存在着隔阂,甚至相互抱怨。扬州育才实验学校2013年3月起成立了“家长志工”队伍。家长通过自愿报名成为学校的家长志工,轮流驻校办公,全方位融入校园生活,参与学校管理。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家长志工以独特的视角、细致的服务、诚恳的评议和合理的监督,有效促进了学校办学质态的提升,赢得了广大家长的赞誉。
近年来,家长志工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10人驻校办公组,发展成为目前的54人,6个工作小组的规模。同时,还引来全校家长轮流参加校门外的“爱心护犊”工作。如今走在育才实验学校的校园内,随时都能看到挂牌在岗工作的家长志工。让家长成为“校内人”,参与教育,参与管理,参与服务,有效拉近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家校矛盾,提升了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满意度。
本学期,学校成立了家长志工委员会。该委员会由20位驻校组家长志工组成,其中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委员会主任及委员任职期限为1年,可连任。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按照委员会章程,领导家长志工组自愿、无偿地为儿童成长服务,协助开展校务工作,协调家校关系,代表广大家长行使评议权、管理权、监督权。经过扩编增容,家长志工委员会下设“驻校办公组”“课堂观学组”“社团辅导组”“图书管理组”“膳食管理组”“爱心护犊组”六个志工小组,由家长志工委员分头负责各志工组的具体工作。
驻校组家长志工在爱心志工办公室撰写志工日志
驻校办公组每天7:30—8:00准时在校门口与护导老师一起共同迎接孩子进入校园,8:00—9:00协助少数家长将孩子落在家里的学习用品转送到孩子手中;9:00—10:00进入家长志工办公室,值守面向广大家长开设的儿童成长热线电话,记录家长的电话内容,解答家长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学校校长室反映,由校长室督促学校各职能部门及时解决。下午2:00—4:00,巡视校园大环境,排查安全隐患;关注师生常规,发现存在问题;撰写家长志工日志,记录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优点与不足,及时上传家长志工专题网站。
课堂观学组家长志工随机走进课堂,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
课堂观学组的家长志工,两人一组,每周两组随机进入校园,通过电脑摇号的形式确定听课班级和教师,深入课堂,从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进行观学。听课过程中详细记录,课后将观学感悟及评价及时与学校教务办做具体反馈。
同学们迎来了社团辅导组的家长志工,教授古琴
社团辅导组的家长志工每人负责辅导一个社团,目前已经成立的有健美操社社团、模型制作社团、古琴社团、跆拳道社团、手工制作社团、足球社团、体能社团等。各个社团每周活动一次,学校给每个社团配备一名助教老师,协助社团管理。
图书管理组家长志工在阅览室整理图书
图书管理组的家长志工将利用周一至周五的12:15-13:30的时间,每天两名志工走进阅览室,负责图书的整理修补、分类编号。帮助维护、保持图书室的干净整洁,为师生们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读书环境,同时提醒学生安静阅读,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膳食管理组家长志工深入食堂管理,协助食堂比价
膳食管理组的家长志工们每周两人,对我校食堂操作间流程、工人送餐、教师用餐、学生用餐、餐后器具清洗消毒,以及饭菜口味与质量等进行监察,对食材供应进行监管。他们将不定时地走进食堂,了解中餐生产制作过程,查看食品留样和采购索证情况,以此促进我校食堂生产流程更规范,洗消卫生更严格,从而更好地服务师生。
家长志工护犊队成员为孩子安全保驾护航
“爱心护犊组”的家长志工们由每个班级的家长志愿报名产生,全校家长轮流为孩子的上放学构筑一道安全防线。每天一个班级10名家长组成爱心护犊队,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在学校门口的斑马线来回护送孩子进出校园,帮助梳理交通,确保校门前道路畅通。
开门办学,让家长志工进驻校园,真正成为学校的“校内人”,是学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举措,是办群众满意学校的必然之路,是相信家长、依靠家长、服务家长最深刻的体现。家长志工进驻校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有效减轻了学校管理的负担,形成和谐的家校教育合力,为学生差异发展、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