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 > 正文

南京葛塘小学:别样的数学课堂

作者:张学东 发布时间:2015-09-1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学东)本学期,在南京葛塘小学,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们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桌上摆放着各种实验器材,学生们围绕老师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交流、猜想、操作、验证、归纳、撰写……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但,这不是科学课,这是数学课。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将“双基”变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的创造是基于经验,课标的这一改变体现了我国数学教学正由传统的知识教育过渡到形成学生的智慧的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怎样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目前国内尚无实践研究报道,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可以通过说教获得,不可传递,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亲身经历数学基本活动的过程,必须本人在数学活动中亲身体验、感悟。基于数学教学发展的需要,基于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自2014年1月起,学校在化工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林长龙老师、董刚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研究。

基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学校将研究的方向放在了数学体验活动的开发上,即结合教材开发数学活动,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数学基本活动中的过程,在亲身体验、感悟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丰富表象,形成基本数学思想。学校成立了数学“前体验活动课”开发小组,负责“前体验活动课”开发工作。由于此项工作没有先例可循,开发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如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前体验活动课”与数学课堂教学有什么区别?课例开发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为了解决课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发小组的老师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学习了史宁中、郭玉峰、仲秀英、王林等国内专家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论述的相关文章,邀请了南京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朱宇辉老师、《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社编辑侯正海老师来校指导。通过学习及专家的指导,课题小组成员终于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前体验活动课”与数学课堂教学有什么区别等核心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解决了课例开发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前体验活动课”的开发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一些有创意的活动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往往是学校教具室没有的,如李国辉老师开发的《等积变形》活动课,需要各种形状的量筒,但教具室基本没有,教师们想方设法,通过购买、定制、动手制作等方式解决了实验器材问题。为了是活动课更富有生活气息,教师们经常外出拍摄图片、视频,满足活动需求,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体验、感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专家的指导及开发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了多个比较成熟的课例,于是,在葛塘小学出现了别样的数学课。一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往日艰涩的数学课变得灵动了,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浓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强了,教师们撰写的多篇论文、课例在《教育研究与评论》上发表。

学校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14年1月6日,南京市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葛塘小学举行,开发小组的教师们向来自南京市各区县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们展示了“前体验活动课”,别样的数学课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此项研究工作还得到了江苏省教研室的关注。

目前,学校正着手进行数学“前体验活动课”课程建设,力争早日形成校本课程,筹建数学实验室,让数学实验常态化,争取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研究中取得更大成绩。

(南京市葛塘中心小学)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