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赵仲春)1月27日,在赣榆高中校园内诞生的三只黑天鹅宝宝满月了。它们在这片温馨的水面上茁壮成长,跟“爸妈”一起觅食戏水,成为校园内让师生校友以及许多摄影爱好者喜爱的一道风景。
一个月的时间,跨越两个年度,黑天鹅宝宝沐浴着新年的阳光,健康茁壮地成长。现在,它们的体重已经是刚出生时的四倍多了。一对小翅膀也扎了出来,休息时也像爸妈一样将喙插进小翅膀里。走起路来,也像爸妈一样有一种蹒跚的优雅从容。
三个小家伙的食量一天比一天大,胃口也特别好!跟爸妈在水塘里饱餐一顿,上岸后,还忍不住到盆里啄食小麦、玉米。即使趴在地上小憩时,也不忘啄食身边还没有完全枯黄的青草。
无论是下水还是在岸上,黑天鹅夫妇都寸步不离的看护着三个小宝宝。无论是风轻日暖的晴朗天气,还是风寒水凉的阴冷之日,看到黑天鹅一家五口或游水嬉戏,或觅食小憩,都让人倍感温馨温暖。特别是黑天鹅宝宝发出的“嘤嘤”叫声,传递到人们内心最柔软之处,让人倍生怜惜之情。
从黑天鹅夫妇去年四月份到赣中校园安家落户,到产卵孵化、小天鹅破壳而出,赣中生态德育实践课程基地已经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赣中早已经将生态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推进课程改革,着力建构生态课堂,生态德育实践课程基地就是为此而建,黑天鹅等鸟类也是为此引进的。赣中是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校园内有荷塘、坡地、竹林、树林、草地等多种自然和人工生态景观。沙旺河从校园中间穿过,将校园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校园内植物多达几百种,种类丰富的植物吸引了大量的动物前来定居生活。所有这些构成了校园多种多样的微型生态环境,这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生物学教学的有利条件,也是建设生态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
赣中的生态德育实践课程基地,引进了黑天鹅、鸵鸟、鸳鸯、赤麻鸭等鸟类,这些鸟类在校园的生态湿地里自由飞翔,与人和谐相处,有很多学生在这里感受真实的自然,都说这里“萌萌哒”。
赣中摒弃空洞抽象的说教,在调查了解学生现有的生态认识、生态习惯和生态行为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生态体验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亲力亲为的自我体验,经历内心感动和心灵的反思,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自觉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生存态度与生存方式,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达到新的道德境界,使他们的生态道德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
黑天鹅“慈爱”“敬业”“坚韧”的性格让赣中校园内的小伙伴们感慨万千。他们纷纷拿起笔来,抒写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种种感悟。高二(6)班陈兵建在《“鹅”动我心》一文中写道:“这次观鹅活动,虽然意在观察天鹅蛋,但真正让我震撼的却是那对恩爱的鹅夫妇。日后的我,一定不会,也定不能,因为工作等原因,终日忙忙碌碌,不能愉快地享受生活,不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残荷玉立,众鸟相伴,天鹅夫妇努力孵化着它们的宝贝,那我们呢?是不是也该为未来努力了?”
(赣榆高级中学)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