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 > 正文

徐州三十七中环境小记者考察“徐州七湖”水生态(图)

作者:赵新廷 发布时间:2015-09-1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赵新廷)“请问这个湖的水源从哪儿来?”“这里的水能直接饮用吗?”“周边有哪些可能污染水源的企业?”“成为4A级景区后游人势必增多,那么如何保护好水质不被污染呢?”……这是徐州三十七中环境小记者在采访贾汪督公湖景区负责人的场景。

在2015年“世界水日”来临之际,徐州三十七中环境小记者团“徐州七湖”水生态考察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近年来,徐州市紧紧抓住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的新机遇,大力实施“水更清”行动计划,逐步形成 “九河伴城、七湖环抱”的格局。自然生态的日新月异,让一直关注家乡生态环境的环境小记者们兴奋不已。3月21日,该校40余名环境小记者走进贾汪,开启水生态考察的征程。

在督公湖和潘安湖景区,小记者们兵分三路,采访了景区管理处领导和前来游玩的市民,选取不同地点采集了两个湖的水样。督公湖旅游发展公司的王成胜总经理热情地接待小记者,详细地回答了小记者们关心的督公湖水质状况、保护水质的措施以及景区的总体设计、目前已落成的项目和规划。走进湖区,眼前的美景让学生们惊呆了:只见这里山峦叠翠,碧影卧波;青山倒映湖中,如梦如幻;湖水如蓝,远山如黛,姿态万千;周边山上绿茵覆盖,翠衣翩翩,碧色连天,显得分外的秀丽、柔美。正值周末,游人如织,结伴而来的“驴友”;驾上自己的爱车带着老人、孩子前来游玩的青年夫妇;集体前来春游踏青活动的学生……他们在这里品味着自然生态,幸福洋溢在脸上。

在潘安湖,小记者们了解到,这里原为权台、旗山两个煤矿的采煤塌陷地,长期以来该区域坑塘遍布、荒草丛生、生态环境恶劣,又因村庄塌陷,造成当地农民无法耕种、无法居住,绝大部分地区形成无人居住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南有云龙湖、北有潘安湖”的发展战略,2010年开始实施集采煤塌陷区复垦、基本农田整理、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等“四位一体”工程。据了解,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资20亿元,开园总面积达1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9.21平方公里,栽植各种大树、花卉植被、水生植物,品种300余种,形成了19个湿地岛屿。2013年11月,潘安湖水利风景区被水利部评为第13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014年6月,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潘安湖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潘安湖是全国采煤塌陷治理的里程碑式项目,它提供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再造的典范,在全国具有示范性作用……听介绍、实地观察,这里的变化让小记者们惊讶和震撼。

一天的采访结束了,旅途的疲劳难掩小记者们心中的兴奋,生活在这生态秀美的城市里,是幸福的、幸运的。身为这个城市的主人,如何尽自己的责任保护好这里的碧水蓝天,小记者们想的很多很多。

环境小记者团计划今年分期完成 “七湖”即云龙湖、潘安湖、金龙湖、大龙湖、九龙湖、督公湖、九里湖的水生态考察系列活动。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