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朱平)4月19日下午,淮安中学“淮中之声”广播站和“淮风”文学社联合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淮中之声”广播站的同学们经过数天的准备,前往周恩来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淮中之声”广播站指导老师朱平、何晓晴,“淮风”文学社指导老师王冬梅参加了本次活动,“淮风”文学社记者团全程参与跟踪报道。
虽然天空还飘着雨丝,但这并不能阻挡同学们的热情,社团成员一行乘车到达周恩来纪念馆后。纪念馆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学生,活动中,纪念馆讲解员陈莹在主馆前为志愿者做英文示范讲解,金蒂娜老师为志愿者指导讲解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随后,广播站义务讲解员按照事情分工迅速就位,站在各自的“岗位”就职,他们声音洪亮,言语流利,显然练习许久,很快便进入了角色。义务解说员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为参观的游客们解说。解说词他们早已烂熟于心,热情生动的讲解也得到了众多游客和周恩来纪念馆专职讲解员的好评。
记者采访到小讲解员时,他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虽然也有点紧张,但是我们更多的是兴奋。”当问及第一次担任周恩来纪念馆义务讲解员的感受时,“我们同学很从容,也很镇定,从游客的感谢声中,我们知道自己很棒!有的游客还和我们合影留念,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他们也乐在其中。”众多游客跟随着学生的指引,对纪念馆以及周恩来的一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据悉,广播站的同学为了此次活动付出了很多,每天的早晚读、课间,甚至节省出吃饭和午休的时间。当文学社的小记者问道,接到本次活动任务时是怎样的心情?她们扬起眉梢极为认真地答道,当听到能够去周恩来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时,很激动,也很荣幸。
采访中,文学社的小记者们也采访了各种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从他们的言语和脸上愉快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义务志愿者的欣赏和满意,大多被采访的游客都与成员们热情合影。与此同时,小记者们也提出了建议,鼓励志愿者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纪念馆工作人员给予义务讲解员高度评价,“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淮中之声’广播站同学的普通话非常标准,能力和素质也非常强”。一位专业的讲解员还从语音语调和内容方面分别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广播站成员都悉心受教。
活动结束后,广播站、文学社成员以及纪念馆工作人员一起在周恩来铜像广场前合影留念。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周总理身上的文化和精神。
(江苏省淮安中学)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