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 > 正文

赣榆实验小学:“助学课堂”改革成效显著

作者:秦明 董淑森 穆传方 发布时间:2015-09-1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秦明 董淑森 穆传方)5月18日,赣榆区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领航学校评选专家组来到实验小学,对该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检查评估。

专家组一行5人,在组长、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姜正亮的带领下,通过听取校长汇报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实施情况及成效、现场观察课堂教学、查看教学过程材料、师生座谈及课改成效等内容和方式,对该校的“助学课堂”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评估。

据悉,该校的“助学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学、试、仿、变、评等五个阶段,通过学理念、识内涵、提升课改认识,试运用、定范式、树立课改标杆,仿样例、共尝试、形成课改氛围,变策略、求灵动、丰富课改内涵,改评价、促发展、提高课改品质等不同的推进措施,进行了“助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一年多来,研究成效日渐显著。

一是学生潜能得到释放。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以更自由的方式,自信地展示与交流,精彩地提问与补充,激烈地争辩与质疑,灵活的方法与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学生的无限潜能得到挖掘与释放。

二是教师行为得到转变。教师创设了“学助合一”的教学思想,构建了一系列“助学课堂”教学范式,发展学生成为教师触手可及的教育追求;教师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不断增强,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学者型”与“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助学课堂”的实践与探索》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助学课堂”》、《让语文教学来次美丽的转身——“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等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三是学校内涵得到提升。教学文化已成为该校校园文化中最具内涵与特色的亮点。2014年4月、5月,该校承办市小学语文名校名师教学论坛活动、市青蓝课程活动,初步展示了“助学课堂”的魅力。2014年10月,山东省菏泽市教育考察团到该校观摩“助学课堂”教学活动,对该校课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校校长、省特级教师王聿松,该校教师、港城名师秦艳等多次带领团队承担市“青蓝课程”和“三百项目”,徐莲花、霍艳、孙进等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把“助学课堂”理念带到了省、市、区兄弟学校,在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训班上,秦艳交流的“助学课堂”研究,得到了省专家一致肯定。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

编辑:李经纬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