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沂市草桥小学的师生们收到了一批来自高邮市城北小学的特殊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500条红领巾和近万元的学生读物。说它们特殊,是因为这些物品都是城北小学的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旧物品,变卖成钱款购买的。据城北小学校长时连忠介绍,在过去的10年中,该校学生通过这一绿色生态行动,不仅为西部植树造林,还资助了许多小伙伴,做了若干善事义举,他们也为此成立了一项基金——吴登云绿色基金。
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举行了一次针对中小学生的环保方案设计比赛,高邮市城北小学的同学们积极参与,他们在辅导员的帮助下,查资料、访社区、问专家,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探索,孩子们终于完成了“我为西部添片绿”东西部手拉手环保计划,他们提出,要用8年时间在西部建一片“绿地”。比赛结果很快出来了,“我为西部添片绿”成为我省两个获奖的环保计划之一,同时他们还收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寄来的500元奖金,鼓励他们将方案付诸实施。然而,要在西部植树造林,500元肯定太少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全校学生通过收集变卖废旧物品,筹措到了6000余元。谁能帮助他们在西部具体实施呢?孩子们想到了扎根新疆的高邮老乡——吴登云爷爷。
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后,吴登云非常感动,他立刻帮忙联系到了新疆乌恰第二小学,从此两所学校就结成了手拉手学校。在此后的8年时间里,城北小学的孩子们纷纷争当起“破烂王”,喝的饮料瓶舍不得扔,家里用过的瓶子也当宝贝,甚至和家人在外参加酒宴也成了收集废品的绝佳时机……为了对资金进行科学管理,孩子们还成立了以吴登云名字命名的绿色基金,统筹管理变卖废旧物品所得资金,并定期将款项汇往新疆。乌恰二小的同学们则用这笔钱购买树苗,进行绿化。当2008年“我为西部添片绿”环保计划结束时,植树面积已达30多亩,许多小树苗如今都长成了大树。
吴登云绿色基金成立10年来,城北小学的同学们不仅在西部建起了一片绿化林,更利用这些钱资助了许多身边的贫困学子,也为远方需要帮助的同龄人捎去美好的祝福,做了不少善事义举。“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吴登云绿色基金的运作中,孩子们也增强了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该校五(3)班的袁梦逸同学说:“现在每天放学回到家中,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吃剩的瓜果皮壳、剩菜剩饭,统统放到不可回收的垃圾袋里,丢到小区的公共垃圾箱里;而那些易拉罐、废纸、废塑料等,则被我放到可回收垃圾袋里,然后把它们送到学校的‘可回收垃圾站’。”
借助吴登云绿色基金,城北小学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文化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该校自主开发了《您好,大自然》系列生态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分低、中、高年级3册,将生态文化教育纳入课程教育内容,由辅导员老师每两周安排一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该校每年一度的生态文化艺术节和科技节上,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绿色环保知识宣传、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环保时装秀、环保听证会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绿色环保意识植根学生心中,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