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在一曲悦耳轻松的乐曲声后,“阳湖拳”练习口诀清晰地响起。一群孩子精气神十足,一边口唱拳诀一边打出拳法,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这是常州市东青幼儿园课间的一幕。每天上午,当课间习拳音乐响起,该园周边的行人都会驻足观摩。“孩子个个身体都棒棒的!”周边市民这样评价,并亲切地叫他们“快乐东青娃”。
“快乐东青娃”的“功夫”绝不是一日之功。光“站马步”就得花上不少时间,练好“马步”再练拳法,最后才是全套“阳湖拳”。东青幼儿园一位老师介绍说:“课程的安排很有讲究,小班的孩子一般只能练练‘蹲马步’,中班再练一下拳术分解动作,大班才操练全套拳术!”
虽然称之为“全套拳术”,其实也是成人“阳湖拳”的“儿化版”。“阳湖拳”发源于常州武进地区,作为江苏唯一的地方拳种,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适合五六岁的孩子练吗?“拳术要充分揉进玩的元素,这必定不是武术,而是儿童的一项体育运动。”在2007年引进“阳湖拳”时,该园园长蒋惠娟就提出“阳湖拳”走进幼儿园应该考虑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儿化版的“阳湖拳”,也有部分家长担心操练“阳湖拳”会“伤了孩子”。为了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东青幼儿园没有迫不及待地“上马”,而是邀请家长一同观摩全套儿化版“阳湖拳”,让孩子尽情演绎。得到家长的支持后,该园教师们首先成为“阳湖拳”徒儿。在聘请的“阳湖拳”教练统一传授下,老师们进步很快,同时老师之间“传帮带”亦蔚然成风。不久,“快乐东青娃”就闪亮登场了。如今,孩子们个个都是“阳湖拳”迷,家长们也普遍反映,自从学习“阳湖拳”后,孩子们变得更加坚强、自信了。
“教育,绝不能掐掉孩子‘玩’的时间。因为孩子不‘玩’就失去了健康,不玩就丢了童真、童趣。”蒋惠娟认为,还孩子天空,让孩子快乐,才是幼教的真谛。而“阳湖拳”之所以像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就是因为它“玩”出了快乐。因为几乎没有男教师,幼儿教育一度被称为是“月亮教育”。而自从园里引进“阳湖拳”后,蒋惠娟和她的同事们惊喜地发现,“阳湖拳”给缺失“阳光教育”的幼教带来福音,“‘阳湖拳’为阳光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