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 > 正文

句容实小:校长“同课异构” 领航“善学课堂”

作者:张良成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2月28日上午,一次特殊的教研活动在句容市实验小学开展:前一刻还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张双林校长,下一刻就拿起了教鞭上起了同样内容的数学课。这是句容实小即将大规模展开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的一次不经意的预演,为即将开始的活动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同课异构是当前一些大型教研活动常采用的观摩研讨方式,藉名师之间、名师与普通教师之间同题课的比较,给参与教师更多的启迪与研讨话题。这种教研方式的目标明确,对比明显,有助于参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二次重构与教学策略和思想的升华。句容实小本学期将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全面铺开“同课异构”教研方式,要借助这一研讨平台提高“草根研讨”的效益和质量,提高全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提高参与的热情和温度。而在校各教研组正制订研课计划时,张双林校长以实际行动开展了一场让参与者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的同课异构。

2月28日上午,在聆听了一位数学教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张双林校长产生了很多想法,既有针对该位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的思考,也有因之而涌动的对心中理想课堂的渴求与追想。在稍作调整后,他随即在另一个班级执教了同样内容的一节课,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控制力”“如何让数学教学语言准确、简洁、明晰”“如何恰当突破教材难点”等问题用实际教学行为作了解答与诠释。课后研讨时,张双林校长表示:上课是临时起意,但不是作秀,也不是对执教教师的否定,而是基于一种热情和研讨的冲动,想就当前数学课堂中存在的几个具有共性及个性的问题作一次突破尝试和教学观摩。

本次“同课异构”吸引了该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部分其他学科的老师参与。对于本次“同课异构”,教研组长孙老师说:这是一次鲜活的现场版的“同课异构”,课堂间思维的碰撞闪出了智慧的火花,张校长展示了一堂高效、善学的课堂,复习题的调整,练习的处理,细节的关注,体现了教学艺术;数学老师潘老师认为:两节课有着鲜明的风格,给大家极大的震憾和感触,尤其张校长的课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教学环节细致、精致,不放过学生每一个错误,善于捕捉细节。针对老师们“是否不备课进课堂”的笑问,张校长表示:时间关系确实只在头脑中构思,没有书面备课,但在听课的同时就已经思考:如果自己上该如何处理。并且在头脑中有着许多平时听课的积累,因此,这节课并不是在短时间里备的。

对于此次“同课异构”,参与活动的语文老师纪老师表示:出于好奇心走进数学课堂,但在“同课异构”中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活动的好处,对语文“同课异构”活动充满了期待。英语老师曹老师满是激情:这次活动太好了,一直在激动中,课堂上就想鼓掌了!

张双林校长表示:“同课异构”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能更好地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个性。参与教师要善于继承,善于批判,有效进行二次重构,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扬长避短的目标,要从不同中读懂、读通、读透教材,提高教材研讨水平,提高课堂解读水平,提高课堂实施能力,实现学校“同课异构”活动的预期目标,实现句容实小“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的战略目标,为实施“善学课堂”做好载体功能。

对此,学校教师们的普遍心态是:对学校的教研新举措及校长的观点表示赞赏和欢迎。“同课异构”既增加了压力,也增加了动力,更让老师们充满了跃跃欲试的激情。

(句容市实验小学)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