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江市第一中学(市一中)的校园里,每隔几个教室,就能在一些班级里看到一个摆放整齐的垃圾分类摆放区。这些班级被称为学校的“三毛班”,在“三毛班”的垃圾分类摆放区内,一个个废旧易拉罐、一堆堆废纸被学生们精心保管着,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一笔笔可以积少成多的“财富”,一份承载着每位学生爱心的“微力量”。
废纸、易拉罐是个宝
“爷爷,您爱看什么电视,我调给您看!”3月3日,料峭春寒中的孤山镇敬老院里显出了与往日不同的热闹。40多名市一中的老师和学生来到这里,帮这里的老人打扫房间,陪着他们聊天解闷。老人们开心地吃着学生们带来的牛奶、水果,笑得乐不可支。在一旁的市儿童福利院内,另一队一中师生给这里的孩子送来了院里最急缺的纸尿裤。
购买牛奶、纸尿裤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市一中的“三毛基金”。“三毛”,顾名思义,便是三毛钱的意思。市一中副校长朱玉君介绍,学校的“三毛”基金成立于2006年,是学校环保组织“赤子之心”下设的一个爱心项目,号召每位师生奉献一次“三毛钱”。在市一中,三毛钱可以是三个易拉罐,也可以是半斤废纸。这些被人们视为废弃垃圾的东西,被市一中的学生们当宝贝一样整齐地收集在了班级的一角。每个班的学生们都可将积攒下来的废纸、易拉罐送到“三毛班”,再进行分类整理,送交给基金管理者统一变卖,所得的钱款用于充实“三毛”基金。老师们也会采用集资的形式来充实“三毛基金”。这个“三毛钱”计划,在市一中的师生中,已经默默践行了7个年头。现在,学校的“三毛班”已经增加到29个。
13笔善款播撒爱心希望
首笔爱心款100元,捐赠全国保护母亲河工程;第二笔善款2050.2元,捐赠汶川大地震灾区;第三笔善款476元,捐赠特殊教育学校;第四笔善款200元捐赠给了西来镇曙光小学贫困学生小霞……在爱心基金的账本上,一笔笔善款的来源和去向记载得清清楚楚。
第12笔善款,400元,学生们用来为特殊学校的孩子购买了玩具和零食。前不久,市一中的50余名学生们个个手拎着礼物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皮球、七巧板、毛绒娃娃,苹果、甘蔗、桔子,剪刀、蜡笔、毛笔字练习纸……一样样好吃好玩的东西让这里的孩子们欢快不已。纯真的孩子们跟在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身后,学着打篮球,争着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高中生们则忙着给孩子剥糖吃,分发礼物。孩子们很快卸下心防,和大哥哥、大姐姐们打成一片,有的孩子还爬到高中生的背上撒起娇来。不少高中生看着特校孩子们纯真笑脸,默默留下了眼泪。
“三毛基金”成立7年以来,靠收集和变卖废品,共已筹得资金1000元,教师集资4000余元,全部用于支援灾区、捐助贫困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等。
细水长流传递爱心“微力量”
“用这些本已失去利用价值的废品,慢慢换来一个个三毛钱,积少成多,可以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同时还坚持了我们社团保护环境的宗旨,我觉得很有意义。”基金负责人之一,市一中高一(16)班团支部副书记曹恬同学这样说。
一个人的三毛钱看似微不足道,但涓涓细流最终汇成大海,可以为灾区的孩子添上一件文具,可以为贫困学子买上一套暖冬的棉衣,可以让特校的孩子因为一件新玩具而展露笑颜。这些都将每一个三毛钱的价值无限得放大,创造了一个个因爱心汇聚而显现的奇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朱玉君介绍,设立这一基金的用意也正在于此,让市一中的学生们在这一次次的爱心奉献中,体验到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快乐,也收获一些人生的感悟。
(靖江市教育局)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