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后白中心小学,一所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小学。普通在它是众多农村小学中的一所,不普通在它是一座五彩斑斓的“童话王国”。“童话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的不可替代的源泉;童话与美是分不开的,并有助于美感的培育,借助童话,孩子不仅用智力,也用心灵认识世界。”后白中心小学的领导们不仅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读童话
在后白中心小学的校园图书室里,摆放着各类中外著名的童话作品、儿童优秀读物书籍,图书室全天开放。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童话书、童话作品充实班级图书角,相互借阅、相互交流,各班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的评比。五(2)班曹兴雨同学谈起自己在图书室阅读的感受时说:“老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横线、波浪线、小三角、小圈圈等),把感到最好玩的地方画下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书中的快乐。”
几年来, 该校本着“凸现特色”“古今兼容”“中外贯通”的原则,收集了世界知名童话作家的优秀童话作品汇编成集,将《语文经典读本》作为课内必读篇目,开发1-6年级校本教材《童话王国》作为课内补充阅读篇目,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童话校本教材。
写童话
童话文学社负责人王明祥老师认为:很多孩子最头疼写文章,拿起笔来无话可说,“童话是个很好的载体,对年龄小的孩子很有吸引力。”学校在编制成校本教材《童话故事集》后,坚定了利用童话引导学生阅读的信心,并让学生把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带回家,“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构建好之后,孩子们享受到了阅读和创作童话的乐趣。”
学校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低年级段与家长联合开展“讲童话故事”亲子活动,从而把孩子们引上爱听、爱读、爱说、爱写之路;中年级段尝试开展读后感与童话创作比赛,逐步引入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之门;高年级段则要求边读边记,创作出较高质量的童话故事,逐步培养成善听、善读、善说、善写之人。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创作童话故事蔚然成风,300多篇原创童话、儿童画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活动获奖或发表。本学期已经有两位学生的童话作品在省级刊物发表。
学生们自创自编的“童话黑板报”和《童话手抄报》《童话连环画》也展现了较高的水平,在创办过程中,学生们的书法、绘画能力也得到了尽情展示,形成了整合资源、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演童话
学校每学年定期举办“童心飞扬”童话艺术节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制订活动方案,表现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童话故事。
在活动现场,教导处负责人唐万风老师指着台上的表演告诉记者,“现在表演的是三年级的同学,他们自编自导,自己缝制服饰、自己制作道具,每个孩子都展示了自己拿手的一面,几乎不让教师操心。看着孩子们能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的舞台节目,我们倍感欣慰。”每次演出前,各班师生、家长都会积极配合,精心准备剧本、制作道具服装、背台词练舞蹈;活动中,孩子们表演得落落大方,认真投入,尽情表演,剧中角色被可爱而又稚嫩的孩子们表现得生动、富有情趣,每一位演员都十分投入地演绎着自己的角色。《挑食的小熊》《狼外婆》《小红帽》等已经成为该校的童话演绎经典。
“以童话泽润童心,用书香濡染人生”,学校还先后邀请祁智、小玲叮当等多名著名儿童文学家来校与孩子们交流,为孩子们的童话创作传道、解惑;开辟了童话交流专题网站,拓展交流空间,让学生能够在网上找到合适自己的阅读内容,并利用网络与专家、教师、家长等进行交流,亦能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别人交流阅读的体会。“童话特色的打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打造童话特色鲜明的校园,继续为孩子们编织七彩童年!”罗先文校长说。
(句容后白中心小学)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