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 > 正文

中学生走进南大作论文报告

作者:王 璟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扬子晚报》

前天,金陵中学与南京大学组建的“准博士培养站”学生在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会议室,召开现场论文报告会。作为南大与金中“准博士培养站”的首批学员代表,6组学生先后登台演示了他们在大学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的科研报告。《南京秦淮河水质情况调查》《从绝缘体到导体到超导体》《纳米金的合成与表征》……一组由高中生完成的高质量论文让在场众多专家啧啧称赞。

“我们对秦淮河水质情况进行抽样测试,先后多次从江宁区河定桥附近河段、中华门附近河段等6个河段进行测水取样,然后到大学里的实验室进行化验和数据分析。令人欣喜的是,咱们秦淮河的水质确实是好转了!”南大金中准博士站成员高二年级学生钱思雨告诉记者,一年前定下要给秦淮河做“体检报告”的选题后,小组成员就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大学实验室做实验太棒了,我们能用最先进的实验器械得出很多更为精确的结果,对我们的分析很有帮助。而且我们还在南大教授的指导下分析了紫外光谱,能通过研究确定水中有机物的结构,还在培养基上对水体中的细菌进行培养,并对大肠杆菌菌落进行重点研究。”据介绍,经过数据比对学生们发现,秦淮河的重金属离子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在江宁河定桥、中和桥和中华门三处,而硫酸盐含量在这3个点几乎都不见了。

据了解,由金中和南大共同策划的“准博士培养站”2010年10月正式运行。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主任邢定钰院士等25名南大教授、优秀老师成为首批46名学生的导师。“一名大学老师最多带两名中学生,指导他们进行实验和研究。”金陵中学邹正校长告诉记者,金陵中学在新高一将继续选拔30-40名学生进入“准博士培养站”。“对这批学生的优秀者,将努力创设‘特殊管道’进入南大。”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