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份教育思潮的解读,跌宕回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借诗人的辞藻,用大海的情怀来解读我们的课题,我们发现,“全纳理念”是虽说是陈旧的教育经典,但可以注入新的资产。这样的资产就是,把特殊教育的理念培植于普通教育的土壤。这样的资产就是,2010年的两会上温总理提出的“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样的资产就是,十二五纲要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样的资产就是扬中市教育局张源泉局长在《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扬中教育》一文中提到的“不负众望,在促进‘师资均衡,调整布局,聚焦课堂’中满足群众需求,培植扬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品牌!”
从全纳理论的学习,到《纲要》的研读,从教育案例的解读,到教育随笔的分享,一次次全纳理念的渗透,一份份教育思潮的解读,读来声声悦耳,听罢跌宕回肠!“关注孩子间差异”的行动在毫无做作地展开,“关爱每一个孩子发展”的理念在悄无声息地蔓延!虽然没有惊上苍,泣鬼神,但平凡的言语,默默的行动在撰写着三跃中心小学“以生为本”教育史册:走好每一步!
二、一场教育行动的革命,星火燎原
虽然没有枪林弹雨的纷飞,但无声的战场更能练就人的意志!全纳教育的理念虽然不可以故意做作,但不排除我们老师的刻意打造!孩子间差异的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孩子的心灵要我们用情感去雕琢,给他一片阳光,他就灿烂;给他一个期待,他会还你整个春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款款温馨撑起爱的天空!
“分层教学的研究”,关注着不同层次孩子的学习状况。分层作业的设计、分层评价的实施,正向我们展示着“分层递进式课堂教学”的模式,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进!
“个别教育的研究 ”,关注着外来子女的状况。外来子女家庭、思想、学习情况的调查,牵动着老师的仁爱之心,走“城北公园”、访“消防大队”的综合实践活动,向外来务工子女赠书活动的开展,近三年来的师生帮扶结对辅导学习、辅导心理、扶助经济活动的推进,“我的教育教学故事”的挥写,无一不在展示着老师对孩子们的款款情深。
“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关注着孩子的发展。从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上引导孩子,从多元评价中,及时反馈,合理调控,提升着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效益!从课堂的评价看孩子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语文素养的研究”,关注着孩子阅读理解综合素养的差异。面对差异,因材施教,演绎着“目标分层、作业自选、延迟评价、互助责任”的模式。
“情感、行为障碍的研究”,关注着孩子的学习情绪及外部表现。从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朱华庆老师团队的调查报告中,理性的数据分析,缜密的教育关怀,我们可以发觉,关爱弱势群体情感、行为的行动,悄悄地在孩子们身边展开……
“关注兴趣,培养技能的研究”,我们的老师,尊重差异,发现差异,运用差异。音乐老师关注着孩子的“个体天分”,美术老师关注着评价的多元化,体育老师关注着运动技巧的渗透。多角度,多层次,了解孩子,发掘孩子天赋,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后勤服务的研究”,关注着孩子的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图书室、电脑房、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完全向孩子开放。积极争取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2012年趁着“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创建工作的东风,武装了计算机房,班班添置了多媒,增添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体育健身器材、艺术教学器材,为教育均衡配置的均衡迈开了坚实的步伐!对于外来子女上学问题,我们保证了他们与扬中孩子一样,接受平等的、免费的义务教育。
三、一缕全纳课堂的掠影,片片金秋
诗人说,心灵暗淡的季节,采摘一片枫叶给你,送你一个火红的金秋。课题疲惫的岁月,我们的老师却能坚守这片宁静,期待着金秋的喜悦。
1.“强调关注差异,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下得到最佳发展”。
例如,语文课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从阅读教学中获得审美情感,从作文教学中获得个性张扬,从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获得主体性、人文性的熏陶感染。关注课堂中师生交流中的睿智,语文学科中的《望月》,在戴勇老师的引领下,眼中月、诗中月、心中月,渲染得淋漓尽致,学生在阅读中体味着作者笔下的心境、情境、意境。在平等对话中,每一层次的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2.“强调给予成功,让教育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享受。”
数学课堂,侧重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王晓琴老师的《认识面积》,通过触摸不同的教本、观察大手和小手、典型特征的图形等策略,进行比较大小的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了图形面积的含义。关注了每一个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和层次性!让学生分享到认识面积过程中的成就感!张智琨、沃春龙就是王老师课堂中关注的典型。
“50米直道往返跑”,成为2012年运动会我校带队体育教练们的核心词。学生在文化成绩略逊一筹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发掘他们另类天赋,在老师的关爱下,学生的努力下,运动场上的矫健英姿别样风采!
3.“强调促进发展,让知识在实践中转化成综合素养。”
《不说话的“朋友”》的熏陶,《小稻草大舞台》的开展,让我们的学生在学科交叉中,获得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增强了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意识。科学教学中的《养蚕》活动,在艰难中迈步,在危难中坚持着。天气的恶劣并没有封杀孩子们的热情,科学老师的引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看到了希望。新的蚕卵放到老师的办公桌上就是最好的证明!
4.“关注课堂,主动参与。”
无论是语文课堂的书声朗朗,还是数学课堂的规矩方圆,英语课堂的情境角色,都渗透着全纳教育的质量均衡理念。不放弃!不抛弃!成为闲暇之余谈及的话题。随堂课、公开课、展示课,关注学生,给他们公平的教育机会,促进成长。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让欠缺的孩子有提升!关注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人以“欲”。
四、一次躬耕潜行的迈步 坎坷艰辛
鲜花之娇艳是风霜之洗礼,彩虹之绚烂是岁月之磨砺。课题研究,提升了孩子,成就了老师。我们的学生在各级个类竞赛中,纷纷崭露头角。孙厚荣、贾秋岚等老师在省、市教育教学竞赛中,成绩喜人!课题也造就了两位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一位扬中市骨干教师。
如果用跌跌爬爬来描摹我们的课题研究,可能有点寒惨,但这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因为我们缺少专家的引领!教育教学可能还算有点内,但理论研究就显得技不如人。专家的指引,大家的协力,我们相信,全纳课题的航船定会劈波斩浪,走向辉煌!
(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
编辑:王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