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蒋令海)“让学校拥有童气,让教师拥有童心,让学生拥有童真。”秉承“让孩子的每一天都精彩,为孩子的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后白中心小学让童话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走进课堂、走进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以童话浸润童心,用书香濡染人生。
环境,给童话一个温暖的家
走进校园,时时童话入眼,处处文化扑面,浓郁的文化环境为童话的出壳筑就了最温暖的巢。这里,俨然成为童话的故乡。
生态园生机勃勃的绿意,仙鹤、小兔等动物在绿意盎然的园中自由地玩耍。花港观鱼,池边柳树婆娑,池中睡莲吐绿,游鱼嬉戏,假山林立,仙鹤展翅。花坛草丛的警示牌,童话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洋溢着浓浓的童话气息。课间,同学们三五成群,或行或看或思,或围坐在绿树掩映的石桌旁阅读童话,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吸引人的还有那一堵堵墙,一排排橱窗。墙上、橱窗内,都是学生自创自编自绘自制的童话故事。有独幅的,有连环的。站在这里,感觉像是走进了童年时代、童话天地。
课程,给童话一双强劲的翅
学校围绕童话特色建设,在地方校本课程中开设了童话阅读、创编指导课。还组建了6个童话校级社团及全校语文教师指导的童话创编兴趣小组。实施过程中,做到课程开设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发了1至6年级的校本教材《童话王国》,作为课内补充阅读篇目。
学校创办了《童韵》校报,“童韵悠悠”专栏刊登了学生童话获奖作品,校园网站还开辟了童话专栏,作为学生阅读童话,创作童话作品发表的新窗口。学校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课程标准对各年级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本着“凸现特色”“古今兼融”“中外贯通”的原则,还从三个方面拓宽学生童话阅读的空间:根据《语文经典读本》推荐必读篇目,筛选美文,分年级组实施阅读;每年为学生阅览室添置近2万元童话图书。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和学生自购童话读物作为个性阅读内容,同时规定各年级段阅读经典童话作品的篇数;利用网络开展童话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活动,给童话一片广阔的天
童话教育,就是要鼓励孩子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到活动中去锻炼和成长。学校时时为孩子提供着这样的舞台。开展读、说、演、画、写童话评比。一二年级开展读童话、画童话评比;三四年级开展说童话、演童话评比;五六年级开展童话创作评比。通过“读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说童话故事”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写童话”“画童话”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通过“演童话”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创作力及审美情趣。通过童话这个媒介,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积累。开展“童话班级”评比活动,通过对班级童话氛围的创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并给予表彰。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并对学生家庭进行“书香家庭”的评比,向全校学生展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开展“童心飞扬”童话艺术节活动,展示学生读童话、写童话、画童话、演童话的成果。
通过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获得了知识,净化了心灵,激活了潜能,增长了才艺,提高了素养。目前,学生已经有30余篇童话作品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70余篇童话作品在镇江市分获一、二、三等奖。在省级小学生童话绘画作品评比中1人获一等奖,4人作品刊登于省级刊物《创新作文与阅读》。吴艺美、杨欣被镇江市作家协会授予“童话大王”称号,王志国、苏杭、郑骋一被镇江市作家协会授予“童话之星”称号。
(句容市后白中心小学)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