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夏如平)为了进一步落实和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本课堂”,12月16日,扬中中等专业学校常冬娣、孟凡荣、董美玲三位老师于开出了三节风格不同的生本课堂观摩课。语文课上,师生同台出演课本剧,学生在有板有眼地点评教师表演技巧;数学课上,学生与教师同堂辩论,且争得面红耳赤;英语课上,学生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教师却在教室角落静听……
生本课堂,回归教育本质
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学校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努力构建了充满民主、平等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生本课堂,生本课堂的核心是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生本课堂实施中,教师作用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内在原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生本课堂的显著特点就是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积极性。学校把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实施的初始阶段,并针对学生不同情况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的实施过程更具有实效性。
为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学校成立了以于守洪副校长任组长的生本课堂实施领导小组,对课堂过关严格把守。采用“三轮两反思”形式进行磨课,学科组或学年组教师共同评课、共同反思,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三个维度”,初步构建了充满活力的生本课堂。
同时,学校建立了新的评价方式,强化督促考核。一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二是对教师备课、上课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生本课堂,提升教师水平
不怕课堂“活”了。一位职专本语文教师兴奋地说道:“原来上课时,我就怕课堂活,因为课堂一活起来,就会失去了严谨、有序的教学气氛,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和计划。所以我不敢越雷池一步,规规矩矩地完成教学计划。虽然我的教学成绩也很好,但是总觉得学生缺少那种发自心底对语文的爱。生本课堂实施以来,上课我就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读课文,小组认生字,小组讨论,小组复习,小组评点等等,每个学生都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每次课堂展示,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我的课堂一下子又活了,但我已不再担心这样‘活’课堂。”
不怕学生“错”了。一位综合高中班数学老师说道:“以前我抓紧课堂上的分分秒秒,不惜口干舌燥地进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甚至是课下,都要追着孩子们去改一个错别字。只想铺好一条条正确的道路,牵着学生的小手顺顺利利地走下去。而通过生本课堂实施我明白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尝试、探索而发生某些错误,是完全正常的,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错误的认识,就显示不出认识的正确,学生正是在相互比较中,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
不怕有“后进生”了。后进生给老师的印象都特别深,每遇到一个后进生时,很多老师都使尽浑身解数,软硬兼施,用尽所有爱心去帮助他们。生本教育理念提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要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资源。本着这一信念,在实验过程中,我校老师始终站在欣赏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个个闪光点,真诚地赞扬每一个学生的细微进步。在课堂上努力让后进生有机会体现自身的价值。往往几个星期下来,后进生的变化就突飞猛进了。
事实上,很多参加生本课堂实验的教师都在感慨,当他们真正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时,他们看到的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无穷的美景。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