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建成)洪泽县实验小学以“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为学校使命,追求让教师、学生和家长能够一起成长、一生成长、幸福成长;以“共享成长”为办学理念,追求让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及社会共同促进和享受他人与自己的成长。在办学实践中,学校把家访作为成长教育的有机载体,引领大家在家访中实现共享成长。
家访,家校沟通的“连心桥”。 教育是个大课题,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参与者,教师、学生、家长更是受益者。在当今信息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中,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然而物化的升级换代手段永远不可替代人性化的面对面交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始终秉承“家访”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求教师对学生坚持做到上门家访,尤其是对于特殊学生群体,更是要求班主任必须上门家访。通过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切和期待,对学生既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学生、家长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教师、学生、家长之间达成共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让家访成为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
家访,家校教育的“催化剂”。 儿童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家长虽然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也有向孩子学习的必要。家长和孩子都是成长需要者,都需要成长。家长和孩子成长既是自我成长,也会相互影响,通过相互教育实现共同享受成长,共同促进成长。为此,学校将家访作为家校教育的“催化剂”,一方面,通过家访让孩子了解父母及长辈的人生经历,忆苦思甜,帮助孩子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对家长进行反哺教育,通过孩子纯洁的思想品德,感染家长,帮助孩子和家长一起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再者,教师在家访中通过和孩子及家人的沟通交流,能够真切地了解家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让家校教育得到互补,实现“大于2”的教育效果,让教师、学生、家长在家访中“共享教育”。
家访,家校文明的“播种机”。 学校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场所,也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驿站;家庭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课堂,一个家庭的优良家风家教是构筑中华传统美德的根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需要不断变革和创新,都需要不断成长,两者的发展既是自我发展,也会相互影响,通过相互融通实现共同享受成长,共同促进成长。为此,学校一方面开展“访家庭”活动,要求教师在家访中将先进文化传播到家庭,向他们宣传办学思想、教育改革情况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的做法,促进家庭了解学校、认同学校。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开展“访学校”活动,邀请家长和社会成员走进校园,通过家长学校、学校自创的《春风》家长报向家长宣传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追求的理念、践行的思想和具体的做法,让家长能够了解教育,关心孩子健康发展;引导他们听课、参与学校管理,促进他们感受教育,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让家长走上讲台,讲述家庭传统美德故事,让师生及家长在家风家训的分享中“共享教育”,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共同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洪泽实小将家访作为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家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家校沟通、教育融合、文明传播,推进了家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让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在家访中实现了共享成长。
(洪泽县实验小学)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