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每周二、周四下午放学的时间,是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二年级魏子轩等10多个孩子最期待的时刻,他们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匆匆地背起书包,满身轻松的离开学校,而是迈开大步,奔向学校的另一个地方,一个最显“英雄气质的战场”——学校击剑课程训练场。
正式训练从3:40正式开始,来自扬州宋城国际击剑俱乐部的指导教练们早已在等候。更衣、站队、基本动作、游戏、对击,孩子们好似训练有素的战士,精神抖擞,神气劲十足。训练并不轻松,一个招式,有时一站就是十多分钟,体质强的孩子尚能坚持,体质弱一点的孩子,要坚持下来就不那么容易。一个小时的课程学习,虽说很辛苦,但每一个孩子都乐此不彼。
每天增加了1小时的击剑课程,作为孩子的家长,常常也要在校门口苦苦等候孩子,但他们没有半点埋怨,都非常支持孩子参加,其实,他们知道:是课程本身吸引了孩子。有些家长刚开始的时候也曾劝过孩子选择放弃,但都被孩子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课程力量,吸引着孩子?其实,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不难。这得益于学校和教练们对课程的理解与精心设计。
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课程改革从2013年9月试水,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以“建一所幸福学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作主旨,全面构建了“五福梅”课程体系。全课程基于“雅、洁、韧、先、和”5个模块,努力塑造具有“健康、高洁、坚韧、争先、和善”的“梅西新儿童”。课程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富有个性化。近年来,学校坚持内涵发展、品质发展、素养提升的课程导向,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改进课程项目。课程的设计力求既要让学生感兴趣,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又要有“高大上”的品质,做精品课程,做品位之人。
击剑,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贵族阶层的一种运动,后逐步发展为一种“高雅”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击剑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良好的体能,增强体质,击剑运动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做出反应,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能够促进训练者的快速应变能力。当训练者穿上白色的击剑服,戴上黑色的头盔,潇洒的手持长剑傲然而立的时候,一种自信的气质油然而生,因此,击剑不仅是一种锻炼体能和防身技能的体育项目,同时还可以使训练者从内在气质上发生改变,使击剑者的姿态更优雅,气质更高贵。
这样高贵的推崇“礼仪,公平,平和”贵族精神的运动早已成为扬州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曾培养出肖爱华、张蕾等击剑名将。让击剑走进学校,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成为孩子们的一种最爱。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与宋城国际击剑俱乐部的领导们不谋而合。启动、试教、正式加入,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安排,游戏+技术,让击剑的竞技性不再“面目可狰”,教练们由衷地这样表达他们的感受:“下午3点45,孩子们开始放学,孩子们纷纷走出教室,与此同时有这样一群小朋友,他们将会开始一段非凡的学习经历”“孩子们非常喜欢击剑,对于击剑的唤醒课程同样充满了好奇。”“平时的小猴子,这个时候都很乖巧,看起来十分可爱!”“我们有信心组建一个最好的花剑、佩剑少年队!”
击剑,让课程“舞”起来,充分挖掘校外课程资源,开放课程,合力打造品质课程,借鸡生蛋,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像这样的项目还很多:小交警队、木偶剧团、民族器乐团、西洋管弦乐团、足球、羽毛球……。
为了幸福,他们在路上……
(扬州市梅岭小学)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