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 > 正文

校园里响起“老淮调”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3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周永飞 乔翠红526日下午,淮安新安小学新区分校校园里响起了一曲曲委婉绵长的“老淮调”,吸引了远近的淮剧迷们。演唱者是该校的孩子们,他们用稚嫩的童音,为观众献上了《寒风吹》《打金枝》《十拜》《河塘搬兵》《白蛇传》等淮剧节目。孩子们有板有眼、字正腔圆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这是该校于“六一”前夕举行的“淮剧文化进校园”特色课程成果展示活动。 

  著名教育文化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王继华先生指出:“教育的尽头是文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学校办学的关注重点。新安小学新区分校自创办以来,一直把“淮剧文化进校园”作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是江苏省的重要戏曲剧种,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和艺术风格的演绎,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区域文化认同和民族审美活动,延续着苏北人民这一特定族群的情感记忆,蕴含着浓厚的苏北地域文化精神。 

  淮剧与新旅母校淮安市新安小学也有着不解之缘。193510月,著名的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在淮安县新安小学诞生,他们修学旅行全国,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救亡。1941年,新旅辗转来到苏北抗日根据地。为了适应苏北民众的欣赏习惯,扩大抗日宣传的成果,新旅团员将苏北流行的地方戏——淮剧,搬上了抗日宣传的舞台,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承担起培训、辅导地方文艺骨干的任务。 

  作为新旅母校,新安小学近年来确立了“做新时期的‘小好汉’”的办学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新安小学新区分校积极传承新旅的艺术教育传统,确立了“尚美育人”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怡情”的办学思路。“淮剧文化进校园”项目正是该校“尚美育人”办学理念的一个物化成果。学校长期聘请市淮剧二团的专业演员担任 “淮剧”特色课程辅导老师,从文学、表演、唱腔、伴奏、服饰、脸谱等方面,普及淮剧知识、学习淮剧表演,传承淮剧文化,通过校园与淮剧联姻的方式,探索出一条以校园为载体,促进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学校特色化办学有机融合的新路子。 

  今后,淮安新安小学新区分校还将陆续规划建设淮剧演出剧场、淮剧艺术陈列室、服饰道具化妆间、学生练功房、数字化编辑室等项目,为“淮剧文化进校园”提供充分的场所保障,更好地为学生亲近淮剧文化服务,让淮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里焕发光彩,让孩子们的尚美精神在悠悠淮调中美丽绽放。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