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 > 正文

“为学生开车门”已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王艳芳 发布时间:2017-03-3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王艳芳

  “小朋友,早上好!”早晨7点刚过,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大门前,他戴着红袖套,笑盈盈地打开一辆私家车的车门。“下车小心,别忘带东西。”只见他一只手放在背着书包、准备从车里下来的孩子身前,另一只手搭在车门上方,防止其碰到头。孩子下车站稳后,他左右查看交通状况。“等等,有电动车过来了。”终于,电动车走过,他牵着孩子的手过了马路,把孩子交给校门内的引导教师,然后转身,再走向第二辆私家车……

  “这人是谁啊?”有人问。“你竟然不知道他?”一旁的出租车司机抢先回答:“他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听说还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呢!在我们海安,很多人都认识他。我只要早晨走这边,总能看见他。要是我女儿也能来这里读书该有多好!”司机一脸羡慕。“这么说,他每天都在这里给学生开车门?”“是啊,天天如此。”

  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创办于2013年,相比海安县城的其他学校,城南实小周边的道路状况并不差。学校门前的马路双向四车道,路面宽阔,车流量不大,学校左右两侧是城区南北交通主干道,均为双向六车道,尤其是学校围墙和主干道之间还有一条30多米宽的家长接送孩子专用通道。然而,道路好了,并不代表交通状况就好。由于该校目前最高年级才到四年级,最大的孩子不超过11岁,因此都由家长接送,且多是汽车接送。孩子年龄小,上下车较为困难,家长多数不放心,会停车送孩子到校门口,耽误较多的时间。如此一来,在高峰期,该校周边的交通状况就不容乐观。

  怎么办?作为校长的许卫兵决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戴上红袖套出现在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的空隙处,引导汽车有序停放,并为学生打开车门,接他们下车,在家长快速离开的同时,护送学生穿过非机动车道。就这样,从该校开办那天起,无论严寒酷暑,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只要他在学校,总能看见这样的场景。

  这一小小的改变,带来了显著的效应。由于每辆汽车停车时间从原先的25秒左右减少到5秒左右,提高了道路通畅程度。而打开车门的一声“早上好”“今天的发型真好看”……让孩子、家长都有了无比亲切和温暖的感觉。由于经常见面,他对学生的家庭情况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哪几个孩子是拼车的,哪家是双胞,哪家车里还坐着二孩陪送……以至于看到车牌号他就能知道是哪家的“人马”。在许卫兵的带动下,该校一大批教师成了学生的“开门老师”,附近路口的交警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如今,“为学生开车门”已成了该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