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2013迎“海归最大回国潮” 推介成功率持续走低

作者:曹旭超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又是一年毕业季。进入年底,海外留学生也纷纷回国加入国内招聘。曾连续三年开展“海归就业力调查”的启德教育集团,11月3日发布《2013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近5年回国人才达到80万,2013年迎来“史上最大回国潮”。

“出国镀金,回国高薪”,这是很多家长送子女留学海外的初衷。然而,与国内毕业生一样,起薪3000元左右、超过四成人的月薪不足5000元的待遇,却兜头给了他们一盆冷水,相当数量的海归回国后成为“小白领”,更有甚者成为“海待”。

“目前很多国内单位都不太看重海归了,有些只是装点门面,待遇也差了许多。”南京高层管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交流推荐部的韦副部长(应采访者要求,不出具全名),连续多年从事海外人才推介、对接工作,她告诉记者,从近几年情况看,国内企业招聘员工趋于理性,海归推介的成功率持续走低。

她还透露,9月底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十六届高级人才交流洽谈会上,100多家用人单位带来1300多个岗位,其中只有5家单位看好海归人才,最终达成意向的仅在10人以内。“个别有外联工作的企业,或者有海外业务需求的大型企业会偏爱海归人才,而大多数企业对国内外毕业生是‘一视同仁’的,人才的实践经验、综合素质,比高学历、海外游学经历更受用人单位青睐。而用人单位开出3000-4000元的待遇,也让很多海归感受到不小的心理落差,宁肯赋闲在家当起了‘海待’。”

但看好海归人才的也大有人在。南京普林红源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妍,是毕业于普林斯顿的女博士。她认为,“海归的就业竞争力,不是仅仅体现在入职初期,3-5年后他们独特的竞争力才会迅速发力,薪资水平、发展前景明显好过国内毕业生。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在采访中,不少人事专员表示,他们更青睐有过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从海归们的就业分布也可以看出,外企和国企是海归们就业的两大热点。其中,金融、银行、会计等商科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其次是传统研发类,比如电子工程、高技术人才等需求量也很旺盛。反倒是一些生物、物理研究专业的海归,就业难度大,更多人选择了走“国外读博后回国内高校教书”这条路。

“海归偏爱‘北上广’等世界500强企业集中的一线城市,超过六成的海归希望在这3个城市就业。我们在招聘时明显感觉到,往南京回流的海归很少。”启德教育集团南京分公司总经理詹建国分析认为,“虽然一线城市吸引力巨大,但是二线城市也在迅疾崛起和发展,而且,南京也出台了不少有利于海归创业的优惠政策,从资金、办公场所等方面予以实实在在的鼓励与帮助——二线城市的行业饱和度不及北上广,急需国际化人才,海归们在这里更能找到用武之地。”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