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4日讯11月23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省卫生厅主办的“江苏省2014届医药卫生类毕业生人才交流大会”在南京国展中心拉开帷幕,近300家医疗卫生单位、医药科研院所及医药企业进场招聘,提供8000多个用人岗位,近2万名毕业生入场求职。僧多粥少,奇怪的是有粥的地方并不都吸引僧——公办医院展台前排起了长队,而民营医院展台前门可罗雀。
“我们在徐州高铁站附近新建了就诊大楼,需要大批的医护人才。去年光护理人员就招了300多个,今年招聘计划仍在300人左右。”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展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海报上的“高薪”二字非常吸引眼球——专职科研博士购房补贴可以拿到28万,科研启动经费30万,临床博士可享受15万购房补贴和15万科研启动经费。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人事处陈善伟解释说,待遇优厚,条件也很苛刻。专职科研博士要发表过SCI论文并要求论文影响因子累积大于8,临床博士累积大于5。博士可以进编,硕士采用人事代理制度,但跟有编人员是待遇平等。即便如此,不一会儿,陈善伟面前的简历已经摞成了小山。
记者注意到,只要标注了“编内”的招聘展台前,都挤满了应聘学子。前不久传出消息,江苏的事业编制五年内只减不增,这让还拥有事业编制名额的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医院成了“香饽饽”。
“同学,来我们这里瞧一瞧吧。只要条件合适,可以现场面签,属于编内人员!”开口吆喝的是大丰市卫生局副局长葛祥,这是他第二年带着大丰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来宁揽才。记者发现,展位后面坐了一溜领导,正在对初筛合格者现场面试并打分。1个小时不到,就签下了2名学生,一个南通大学骨外科的,一个南医大心血管内科的。
葛祥解释说,毕业生都喜欢往一线、二线城市流动,以往县级医疗单位招聘难度很大,事业单位统招考试1:3开考的规定又进一步制约了人才招引。去年大丰市卫生局争取到了市政府和编制委员会的同意,对硕博研究生以及985、211高校本科生放宽政策,现场由编办、编委会、人社局和纪委四方面试打分,合格者即可马上签约,“今年我们有50个面签名额。去年计划招聘15个,最终招到13个。从这1年的工作情况来看,面签的比参加事业单位统考进来的人素质还要好!”
与公办医院前火热报名相比,一些民营医院备受冷落。
宿迁第三医院常务副院长张军龄抱怨说,一个上午毕业生投递的简历寥寥,有意向的更没几个,都把我们当“备胎”的。“我们待遇真不差,单位为应聘者缴纳远高于企业险的事业险,本科生一进来就拿3000多,硕士生5000多,考到执业证后,本科生升到6000多,硕士生8000多,而且不用论资排辈、苦苦熬着,很快就能成长为业务骨干。我们年年都来招聘会,可就是招不到人,去年只招到2个人,媒体也帮我们呼吁呼吁呗!”
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综合部主任顾曼丽介绍,我省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临床医学本科生签订至少服务5年的聘用合同,享受省财政每人每年2.5万补助。自愿到省内县以下基层单位、艰苦地区工作的,可直接执行转正定级后的工资待遇。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