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创意缤纷 教师“作业”别样精彩
我省中小学师生寒假过得不一般
2月10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三名教师走进东海县石榴街道中心小学,开设“空降英语”课堂,教孩子们学习纯正英语。这些外教还将用一周时间,和学校附近几个村的100多名留守儿童一起学英语、做游戏,让孩子们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寒假。
刘泊 王志/摄
本报讯 2014年的寒假,对于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的学生们而言,显得有点特别。不同于以往领到的书面寒假作业,今年该校3000多名学生只需动动手指,登录学校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即可轻松完成寒假作业。北郊中学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学校的教师根据寒假作业内容,提前制作了微视频,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我们没有规定在线学习的具体时间量,就是要让学生们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参与在线学习平台开发的顾松明老师表示,这种网上在线学习形式的寒假作业很受学生欢迎。
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是我省基础教育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此,假期中也要如此,为此,2014年寒假,在全省各地,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级各类学校,都推出了不少新举措,想出了不少好点子,让孩子们度过一个轻松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
“在布置寒假作业时,要强调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利用假期引导学生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是苏州市教育局对该市中小学提出的明确要求。随之而来,各校创意缤纷的寒假作业纷纷出炉。平直实验小学要求学生做到:采访游客们从哪些途径知道苏州园林,记录老中青三代人眼中的园林,寻找游客眼中园林最吸引人的地方。这些都需要学生们真正走进园林,与不同年龄的游客交流互动。国际外语学校为学生们设置的寒假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一份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平面设计图,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
春节是中国文化味最浓的传统节日。为了引导学生体味中国的“年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寒假期间,盱眙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组织了“我过年——品味春节,体验民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各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了解民俗民风,让广大未成年人感受家乡变化、享受亲情友情等。
“这是以前用来弹棉花的工具”“这是爸妈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在无锡市民间收藏家金剑宇的家里,该市滨湖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为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滨湖中心小学开展了“寻访家乡美,志愿梦飞扬”文化寻访活动。“这个活动十分有意义,利用假期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孩子们增长知识,做个有‘根’的人。”陪同参观的家长们说。
寒假里,学生们利用各种形式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教师们也没闲着。不少学校为教师布置的别样寒假“作业”,让他们同样获益匪浅。在洪泽县实验小学,做好“服务”功课,引领师德成长,成为教师们寒假中的“必修课”。该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红红火火过大年、志愿服务送温暖”活动,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号召志愿服务者做到四个“一”,即“一声祝福”“一份礼物”“一次谈心”“一个约定”,以此引领教师的道德成长。泗阳众兴实验小学通过“套餐”夯实教师的教育根基。该校要求教师在众多推荐书目中任意选择阅读,每天写好一篇读书笔记,每周写好一篇读后感。同时,结合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和整理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或教训,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以此进一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滨海县八滩实验小学则给教师们布置了一道“亲情作业”,即要求教师做孝敬父母长辈的典范、搞好邻里关系的榜样,以此创造和睦的人际关系,为打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