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5月13日,省教育厅公布了2013年我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显示,我省学生的体质健康整体水平正不断提升,肥胖等部分常见健康问题得到一定控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城乡差距也在继续缩小。总体来看,与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统计数据相比,在可比较的22项指标中,我省有19项指标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视率、超重率、肥胖率3项指标比全国水平差。
据了解,本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项目涵盖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26项指标。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与2010年相比,全省大中小学生2013年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身体和生理机能指标方面,都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多数学业阶段学生的速度、腹肌力量、耐力、柔韧性等素质指标的改善情况也较为明显。
近视是学生体质健康方面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洪流告诉记者,2013年我省学生的近视率仍然维持在高位水平,虽然城市中小学的总体近视率得到了初步遏制,较2010年没有再继续增加,但乡村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增幅明显。监测数据显示,我省7-22岁年龄段学生的近视率为75.5%,大学生近视率较2010年上升了26.4%,乡村男女生近视率较2010年分别增长了7.5%和7.4%。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主任苏立新认为,近视率的增长与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以及没有养成很好的用眼习惯有很大关系,包括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对学生的视力也形成了很大冲击。“近几年学校在减负、改善教室采光条件、调整课桌椅高度等方面都做了很大努力,但要从本质上降低学生的近视率,还是要让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并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多参与户外体育运动。”
本次监测还发现,与2010年相比,2013年我省学生的肥胖情况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学生超重率仍高达15.7%。相反,一直以来较为严重的大学女生低体重情况今年得到了明显改善,低体重率较2010年下降了5.4%,但仍然达到了15.9%。省教育厅体卫艺教处处长杜伟说,“未来我省要齐心协力,让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共同形成合力,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编辑:陈路